第 146 章 千年后:掉马
了少数丛葬坑被挖开了之外,别的陪葬墓可是不让动的!”
原本考古队还挖了一个兵马俑坑,正准备挖第二个的时候,《骊山陵志》出土了。
大家通过这本古籍得知了骊山陵的许多陪葬坑位置,和其中具体陪葬了什么物品。
本想通过兵马俑研究秦朝军队的,发现有藏书坑了。再加上最近在研发针对古籍的保存新技术,便干脆暂停挖掘兵马俑了。
当时大家还不知道藏书坑里全是奏折,因为《骊山陵志》写的就是藏书坑。光看这个名字,就觉得里头应该啥书都会有。
是后来尝试开挖,才发现这里好像全是奏折。
然而前段时间又发现里头只是奏折多,《骊山陵志》没
骗人。这确实是个正经藏书坑,什么书都有也是真的。()
想到这里,又有人畅想:
?无字惊鸿提醒您《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那,或许藏书坑里能发现梓桑的真实身份呢?毕竟是始皇的藏书坑,说不定他收集书籍的时候,会在上头标注作者真名。”
可惜还是遭到了众人的泼凉水:
“这么多书,始皇哪里能一本本检查过来?肯定是在市面上随便收的吧,不会挨个让人把真名都往上填。”
事情发展到这里,大家基本上都不指望藏书坑能扒掉梓桑的马甲了。
还不如指望陪葬坑遇到土地塌陷,不得不抢救式挖掘,然后正好挖到梓桑呢。
就是这个想法委实有点缺德,只能心里想想,不太好往外说。
这日某官方频道的直播间为了满足广大网友的好奇,带着设备前往了藏书坑的文物修复中心。
这次要给大家直播的是最新的书籍保存技术,让网友们亲眼看看这个技术的效果。
配合直播的专家就是上次接受采访那位。
直播间观众非常活跃。
大家积极和这位眼熟的专家打招呼,都夸他说话有意思,请他多说一点。
可惜专家并没有搭理弹幕,他有自己安排好的流程要走。
主持人介绍道:
“教授今天要现场通过仪器操作,打开一本刚刚从藏书坑挖掘送来的奏折,准备用它来向大家展示这种新技术的优越性。”
说话间,镜头已经跟随专家来到了操作间。
专家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大屏幕:
“古籍全程都会放置在充满特殊无色气体的保护箱里,然后通过机械臂接触它,包括翻开、查阅之类的。
古籍经过了特别调配过的液体浸泡,翻动时不会轻易破损,大家放心。
这个大屏幕就是链接保护箱里的内置镜头的,方便我们专家团队一起解读其中的文字内容。”
镜头先是对准了透明的保护箱。
直接从这里也能看见,只不过看起来不太方便。除了站在正前方的专家之外,其他人看到的都是歪着的。
专家说完讲解词就不再搭理旁人,直接操作机器手指开始小心翼翼地翻开奏折。
这个时候,镜头对准的是专家,向众人展示他认真工作时的模样。不过观众显然对奏折内容更感兴趣,催促摄像师更换角度。
他们想看看这封奏折里是不是有始皇帝的亲笔批注。
结果当奏折完全展开之后,末端却只有一个印章,没有任何批文。
弹幕:
「那个印章里刻的是什么字?」
「第一个字没认出来,第二个字应该是桑」
「我研究过小篆,第一个字有点像梓」
「我去!就是梓桑啊!」
「什么东西?!是我同人大佬的名字?!真的假的?!」
「听说这里出现了梓桑,我来看看」
原本就很多
() 的弹幕一下子密密麻麻起来,大家都被这个惊人的印章炸出来了。呼朋唤友前来围观,热度节节攀升。
「这个奏折里有梓桑的印章,是不是证明梓桑就是送这封奏折给始皇帝的臣子?」
「有可能有可能,快,谁给我翻译一下开头那列文字,是哪个大臣写的奏折?」
「稍等我截个图放大看看,字有点小看不清……」
「唉,这个名字我没印象啊」
「我也没印象,不是特别有名的臣子」
「原来梓桑不是始皇身边出名的大臣啊,怪不得我们一直没分析出他的身份」
但很快又有人发现了盲点。
「不对劲,没听说过臣子会在奏疏内容后头盖章的。倒是盖章这个操作,大家难道不眼熟吗?仔细想想一般都是谁会盖章」
「盖章的话,始皇、太子和太孙都会」
「好像是一般懒得写字,就盖个章表示自己知道了那种?」
「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章就不是送奏折的臣子的,而是属于批阅奏折的那个人」
「而且你们发现没,这封奏折没有任何批复,说明盖章就是这份的批复,越发佐证了章不是臣子盖的!」
这番推理成功说服了众人。
只是一想到梓桑很有可能是二位皇帝里的其中一人,大家就都觉得非常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