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变通的放逐
(有书友对万户火箭炮的爆炸溅射范围表示质疑。
在这里我澄清一下啊,爆炸溅射范围是指火箭弹身管碎片迸溅的范围,并不是说伤害半径。
这是两个概念,迸射范围要受爆炸环境影响,周围有遮挡物,溅射范围就会缩小,沙漠里毫无遮挡自然溅射的远。
我记得二战有个典故,一名士兵被炮弹碎片穿透了下身,然后这個碎片又溅射到了附近的一个女人小腹里,然后这个女人奇迹般的怀孕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爆炸的溅射范围是很远的,就和流弹是一个道理。)
……
安海镇,迎宾馆。
这座迎宾馆住着几位重要的外宾,一是清国的郭嵩焘。
这位老爷子自从到了西南非洲后,整日的讲学游玩,日子过的不亦乐乎。
二是特斯拉,他来了后,也不怎么呆在房间里,且他的精力旺盛,还十分自律。
他曾经吸烟喝酒,但是听说吸烟喝酒会损害健康后,他立刻就戒了。
石锦堂告诉他运动能够提升身体素质保持健康后,他每天都会出去远足运动。
三是鲁道夫.迪塞尔,他却是个宅男,他自从来了西南非洲后,在这边的社交圈子很窄。
大部分时间都闷坐在房间,或者实验室内不出去。
石锦堂来找过他几次,发现他都在忙,所以也没有打扰他。
……
原时空鲁道夫.迪塞尔对于新型内燃机的想法萌生于,他大学期间听得一次讲座。
而这次讲座是他的伯乐也是他的好友-卡尔.冯.林德先生。
这位老师为他的学生们介绍了蒸汽机的热效率弊端,以及“卡诺循环理论”(一种类似‘永动机’的理论)。
这个“卡诺循环理论”深深影响了鲁道夫.迪塞尔的思想,这也是他后来研发柴油机时的主要理论指导。
鲁道夫.迪塞尔1881年,在巴黎学习期间又认识了另一位重要人物-海因里希.冯.布兹。
他从这位机械制造工厂老板那里,学习到了如何制造压燃机的经验。
这次的经验在十多年后,正好帮他完善了柴油机的设计。
……
本时空鲁道夫.迪塞尔之所以会上钩,因为石锦堂的招聘广告待遇太优厚了。
当时的他的心里已然有了模糊的想法,在巴黎看到招聘信息后,他的内心关于新式发动机的想法更加强烈了。
因此他辞去了巴黎的工作,跟随石锦堂去了斯图加特见卡尔.本茨。
经过本茨研究所的实习以及见证新式汽车的诞生过程,鲁道夫.迪塞尔才认识到研发新型内燃发动机需要多少工作和艰辛。
他内心深处关于新式内燃发动机的梦想越发炽烈,他在工作之余同卡尔.本茨讨论“卡诺循环理论”.
卡尔.本茨并不认同这个理论,这个理论被他斥为邪说,鲁道夫.迪塞尔也有点心灰意冷。
在斯图加特他也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德国女孩,两人结婚后,他们的生活过的很美满,他对于新式内燃机的想法也就淡了。
若是没有石老板的调令,他或许会如蹉跎很多年,才会有勇气继续研究新式内燃机。
有了石老板的指点和提携,他觉得自己该行动起来了,是以他告别了妻子和孩子,独自踏上了开往西南非洲的邮轮。
在船上时,石老板同鲁道夫.迪塞尔做了一次交流。
石老板说了对新式发动机的想法,这些想法和鲁道夫迪塞尔脑海中的构想如出一辙,这让他激动的同时不得不佩服石老板的博学多才。
两人在船上的深谈,让鲁道夫.迪塞尔理清了思路,并依照石老板提供的思路,他发表了一份论文。
这篇论文中详细论述了“卡诺循环”原理以及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的想法。
这篇论文为他赢得了不少关注和青睐,但是他依旧坚定的跟随石老板在西南非洲安定了下来。
来到安海镇后,公司给他分配了实验室以及助手。
实验室在安海镇兵工厂内,助手大都是兵工厂的工程师。
还有一部分年轻的中等学校的毕业生跟随他们实习。
虽然有了这些便利条件,但是新型发动机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造出来的。
他同助手做过不少次实验,但都是差一点,老是无法成功。
这些机械制造上的问题,石锦堂也帮不上忙,他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能交给鲁道夫.迪塞尔自己头疼了。
好在他也意识到了这场攻坚将会是长年累月的时间,是以他已经给妻子写信,让他们娘俩搬来安海镇居住。
这边有专门的德语和华语双语学校给儿子上,而且这边的医疗条件比欧洲强多了。
……
石锦堂好不容易回到了安海镇,今天正拉着大女儿石曦的小手在湖滨别墅的草地上行走。
“嗯,曦儿乖,好好走,不要怕。”
大闺女虽然一岁多了,但是仍旧不乐意走路,更喜欢同弟弟妹妹一样的手脚并用的爬着走。
是以石锦堂一有空就会拉着大闺女练走路,这种简单而快乐的亲子互动时光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