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战前会议(下)
第623章 战前会议(下)
郑通大声道:“报告,属下想先介绍下贝尔格莱德的情况和守军将领的信息。”
曲桑干点头,“好的,郑军长你来说说。”
“我想讲两点,第一点就是贝尔格莱德这座城市的。
虽然这里地理位置险要,但是这里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一旦突破萨瓦河和多瑙河的防护,这边座城市基本上就无险可守了。
是以想要攻打这座城市,难度系数不高。
另外需要注意一下卡莱梅格丹要塞,这个要塞处在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的高地上,这是贝尔格莱德的制高点,谁控制了这里,就控制了整座城市。
自古以来,所有攻打这座城市的势力都会想法设法的先夺取这里,免得造成更多伤亡。
第二我想说的是对方的军事主帅斯韦托扎尔.博罗耶维奇。
对方是一名塞族克罗地亚人,出身在军人世家,算得上家传渊源了。
以上,是我的发言。”
1915年在伊松佐河战役中11次打败了意大利人的进攻,表现出了精湛的防守才能,获得颇多赞誉。
“哈布斯堡唯一的南斯拉夫人元帅”被拒绝进入克罗地亚,他在回忆录中对此深感不解。
(这位塞族克罗地亚人,被誉为“伊松佐之狮”的元帅,因为太过热爱奥匈帝国,而被本族人仇视。
军团长们齐齐点头,“是。”
“有了这两点,咱们的战斗就不可能输,更不用说咱们南华的军人的家庭过的如何富裕了。
“是!”
在我看来,我们的优势可以全方位碾压敌方。
身处瑞士不能回国的前奥皇卡尔一世出钱建造了他的坟墓,位于维也纳的中央公墓。)
……
另外根据前期侦查,对方统带的西南方面军足有17~25万人,至于带到贝尔格莱德有多少人,暂时还不清楚。
在一战后希望能入籍新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国,回到自己的家乡,但却被拒之门外。
听到对方的人数较多,且精于防守,帐篷中的军团长们都有些踌躇。
仅仅一战过后不到两年,他就因中风去世,许多前奥军军官来参加了他的追悼仪式。
早年从军,战绩颇佳,在本次大战中表现出色。
曲桑干继续说:“其次,咱们南华历来重视通用语言的教育,是以咱们的政令能够很快做到上通下达,是不是?”
曲桑干呵呵一笑,“前面石红联军长分析了奥匈帝国存在的众多问题,都堪称致命,即便对方把所有军队都带来了贝尔格莱德,我们也没必要怕他们。
由此来看,他是一个精于防守的名将。
财产被扣留在斯洛文尼亚的他,只能凄凉的生活在奥地利南部的克恩顿州,度过自己的晚年。
首先我们的装备优良,本土给我们运来的都是世界上最为高精的武器,飞机和装甲车都是最新的,只要过了河,可以随便推平敌人,大家说是不是?”
另外,咱们都忠于石委员长,也忠于南华,为了获得胜利,我们的战士英勇善战,这一点上都不知道甩奥匈人几条街了,所以此战我们必胜,是不是?”
军团长们齐齐点头,大声道:“是,是,是!”
曲桑干看到大家的心气都提高了,他笑着点头,继续道:“鼓完了劲,接下来说说具体的战法,我先抛砖引玉一下,大家听听有没有启发。
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的国土,奥匈人首先在地利上就输了一成。
我们可以在城内的塞尔维亚人身上下些功夫,用我们的飞机撒传单,号召塞尔维亚人反抗奥匈人。
同时,我们要积极利用塞尔维亚人的情报优势,让他们给我们提供敌方的军事布置情报,然后通过飞机轰炸对方的武装据点。
有了这两点,奥匈人在防守上就已经处于下风了。”
石全安想了想,大声报告请求发言。
“嗯,全安来说说。”
“其实在我看来,我们没必要整那些细致功夫,不如直接以我们的空中优势,轰炸贝尔格莱德,同时依照我们的火箭弹优势,直接轰平了这里。
这座城市总人口不过10万人,城市面积也不大,我们多来几波火箭弹这座城市就完了。”
石全安的话引起了与会军团长们的赞同,大家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曲桑干摇了摇头,“轰炸是肯定要做的,但是火箭弹的方法不可取。
毕竟塞尔维亚人还是我们的盟友,若是直接把盟友的首都轰平了,以后谁还敢同咱们结盟?
其次,我们的后勤补给全都依靠塞尔维亚人,把他们得罪了,我们的补给上面就困难了。
第三,塞尔维亚境内多山,交通不便,我们的火箭弹车和弹源的运送不畅,还没进入奥匈帝国境内就都浪费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嘛。”
石全安见上司不同意自己的想法,也就不再坚持,低头道:“司令说的对,是我考虑不周。”
曲桑干笑了笑,“我们在塞尔维亚不能用火箭弹洗地,到了奥匈帝国境内就可以随意了,毕竟对方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