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内阁
上书房内,晨光透过窗棂,斑驳陆离地洒在堆满奏折的案头上。
祝澜微微垂首,跟在燕修云的身后走了进来。
“陛下,赵侍郎与肖侍郎之事,已在朝中引起不小的风波。
微臣以为,此虽乃二人私事,却也不可不慎。”
祝澜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他们二人皆为朝廷栋梁,若因私废公,实乃朝廷之失。
然而若任由此事发展,又恐引人非议,说他二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燕修云在桌案前安然落座,随手翻开一本奏折,目光深沉。
“说说你的想法吧。”
“微臣以为,此事需从两方面着手。”祝澜缓缓说道。
“首先,应制定严格的官员嫁娶规范,特别是高级官员之间的婚姻,需向朝廷报备,并接受严格的审查。
微臣掌管的御史台下可再设立这方面专门的监察人员,审查内容应涵盖他们是否存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行为,以及婚后是否会影响公务执行。”
燕修云微微凝眉,沉声道:“如此一来,监察机构的权力过大,恐怕亦有不妥。”
祝澜点头表示赞同,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微臣方才所言仅为治标之策,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从制度上入手。微臣身为御史中丞,掌管监察,深知其中之弊。
监察机构虽设,但权力集中,易生滥用。微臣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强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同时设立多重监督机制,确保监察之公正。
然而此举仅为初步构想,微臣还有一更为深远的想法。”
燕修云缓缓点头,示意祝澜继续说下去。
祝澜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从怀中取出一份厚重的奏章。
“微臣斗胆提议,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制度。”
“废相?”
燕修云眉头微挑,却并不十分诧异。
大梁建国以来,延续前朝左右相的制度。
然而先帝即位之初,曾经历相权压迫皇权的动荡,对此早已深恶痛绝,故而许多年来始终在不动声色地边缘化宰相的地位。
时至今日,左相与右相之职早已没了实权。
废相之举势在必行,然而这些年来却始终没有正式执行,是因为尚未制定出一套继宰相制之后更加合理的制度。
祝澜如今提出的“内阁制”,立刻引起了燕修云的兴趣。
祝澜将手中奏折递了上去,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对新政的规划。
她所提出的“内阁制”,参考了历史上明代的内阁制框架,即由皇帝亲自任命内阁大臣,设首辅、次辅。
凡朝臣奏章,由内阁大学士以皇帝的名义先代拟“御批”,即为“票拟”,最终呈报皇帝决定是否采纳。
如此,由多位贤能之士共商国是,既可分散权力,避免一人独断,又能集思广益,提高决策效率。
当然,除了参考历史框架,她也因地制宜地对制度做出了一些修改。
比如强调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多重监督机制,内阁成员需接受监察机构的监督,同时内阁也参与对监察机构的再监督,以形成相互制约、确保公正的监察体系。
燕修云仔细读着祝澜的奏章,神情越来越认真,竟渐渐忘记了眼前还有祝澜这个人。
过了许久,他才意犹未尽地抬起头,目光复杂地望着祝澜。
“你……是如何想到这些的?”
祝澜面色微赧,她总不能说因为自己多学过几千年的历史,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吧。
燕修云却笑了起来,十分开怀。
“先皇慧眼识珠,得到祝爱卿此等栋梁之材,真是我大梁之福。
你的提议颇有远见,亦符合当前朝局之需。
只不过——”
燕修云的神情微微凝重几分,说道:
“虽然大梁从先帝开始就已经逐渐边缘化左右相的地位,但宰相之位在朝臣心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
如今宰相之位虽为空壳,却仍有不少朝臣心向往之,贸然废除,只怕他们不肯。
设立内阁之事,毕竟涉及朝局稳定,需从长计议,分步执行。
不过,你关于完善监察制度和官员嫁娶规范的建议,朕以为可行。
特别是官员嫁娶之事,需尽快制定条律,以免再生波澜。”
祝澜闻言,心中稍安。
当然,她在这个时候提出设立内阁的构想,不仅仅是符合形势,同时帮赵思成与肖婉。
她还存了几分私心。
以卫国公李烈为首的李氏族人在朝中屡屡与自己为难,先前自己被下狱流放岭南,其中也少不了李烈的推波助澜。
李烈觊觎相位已久,这些年在外做足了贤臣顺臣的模样,只盼能捞到左相的名头。
自己无意兴起党争,却也不能被人当成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如今提出废相,算是对李家人的警告。
燕修云拿着祝澜的奏章,又反复读了几遍,由于祝澜探讨了其中的一些问题,这才舍得放下。
“祝爱卿心思绝妙,献此良策,想要何等封赏?”
祝澜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