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我心中,有着一个儒生

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我心中,有着一个儒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既然你对明朝了解的多,那就继续说吧。”狄奥多拉说:“你为什么认为他们会立刻改变习惯?”

“因为你还不够中原。”郭康笑道:“像我这样思路很中原的人,不用细想就能明白其中原因。”

“中原人根本没有什么一以贯之的传统思维习惯。或者说,他们的传统习惯,就是实用主义。”

“总结一句话,就是他们注重实用性,而忽视不实用的奇技淫巧。可以说,他们的优势和劣势,其实都在这个特质了。”

“奇技淫巧……”狄奥多拉开始思考这个词。

“对。”郭康解释道:“这个词出自尚书泰誓,原文是说周武王谴责商纣王,说他用奇特的技艺和过度的技巧,来讨妇人欢心。这是个词其实是个很好的概括,能形容中原人的普遍想法。”

“那伱这个算不算奇技淫巧?”狄奥多拉指了指那件脚手架似的胸衣:“我感觉这技术也挺奇特的……”

“奇技淫巧的关键在于过度。”郭康完全不在乎:“都是技术工巧,古人就经常认为用来娱乐的技术是奇技淫巧,但从来没人说改良农具、研究水利器械是奇技淫巧。因为只有玩的过头这么一说。对农业技术的提升,就从来没人嫌过度了。”

对这一点,郭康是很确信的。中原的农业,属于几千年来,发展进步从没停过的行业。哪怕到清朝中后期,工具和技术都在继续升级,可能也就民国年间发生过大规模倒退。可见,被排斥的从来不是技术和创新本身,而是被认为无意义、甚至有害的那部分。

“我给你做的这东西,不是为了提供过度的娱乐来取悦妇人,而是为了解决问题,缓解生活中不方便之处。所以,也就算不奇技淫巧了。”他自己下了结论。

“原来是这个意思。”狄奥多拉大概明白了。

“说实话,这个思维方式确实不利于鼓励人们思考自然哲学。因为在很长的时间里,这种学科提供不了多大的实用价值。”郭康说。

“生活、生产乃至军事中的很多方面,靠古代的科学水平就已经够了。而包括蒸汽在内的新发明,又基本都是技术和工艺领域的突破,和自然哲学本身没什么关系。”

“这样啊……”狄奥多拉恍然大悟:“怪不得你说教会才最适合研究这些。”

“哎,中原人太踏实了。”郭康摇摇头:“这么虚的事情,也只有宗教组织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研究和投资了。”

“但反过来说,一旦发现了其中的价值,他们也会立刻调整过来。虽然这个过程也需要时间,但对于一个文明,尤其是这么大体量的文明来说,做出大幅度调整已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了。哪怕和那些历史更短、体量更小的文明比,这个反应速度也是很惊人的。”

按前世的经验,中原人进行整体性的调整,可能也就只需要一代人,甚至都不到。清末的变化显得“缓慢”,与其说是不想变,不如说是长时间以来,就没意识到危机。

在甲午战争之前,整个塞里斯实际还是一种相当“古典”的氛围。虽然有了洋枪洋炮乃至洋教,也有很多人了解过西洋的思想,但这方面的实践需求并不怎迫切。

19世纪70年代开始,清军先是在收复的过程中,表现的可圈可点。之后的中法战争,虽然吃了不少亏,但也打得法军在北圻出现了战略级别的败退。面对当时的顶级列强,这个表现已经不错了。所以当时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还有问题,反而觉得大清又行了……

直到1895年败给日本,才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由此引发了思想层面的突变。此后三四十年的时间里,各种思潮风起云涌,能试的几乎试了一圈。这个速度相比于大多数文明,已经非常惊人了这点时间,其他人基本连一个都试不过来。

从后世再纵览这段历史,当然会给郭康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塞里斯人会告诉你,世有正事,有奇技淫巧,但他不会告诉你,这二者是随时可以变化的。”他感慨着告诉狄奥多拉:“我自己当初都没有注意到,后来才渐渐发现了这里的规律。”

“比如自然哲学。在古代,这种知识确实没有太大用处,所以塞里斯人对它兴趣不高,并且把一部分斥为奇技淫巧,认为这纯属浪费时间和精力,耽误正事。”

“如果只看这个时候,那古人的判断其实是对的。如我们之前所说,塞里斯是个从古代开始就竞争非常激烈的地方,浪费财物和精力,对自己的阵营毫无疑问是一种破坏行为,所以其他人也有动力进行制止。”

“相反,在那个时代,作用最大的,是社会和管理的学问。塞里斯人在这方面相当成熟先进,四书五经里就教导了大量相关内容。”

“利用这方面的优势,他们成功建立了一个在当时十分庞大、高效又稳定的国家。在其他文明里,这种级别的国家机器是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借助于这个强大的秩序,塞里斯文明几乎可以碾压周围所有人。对于他们来说,这才是安身立命的看家本领,当然是正事。”

“所以,才会有人觉得,念四书五经是正事,研究自然哲学是沉迷奇技淫巧。”

“那如果有用的东西变了,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