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互助乃国之基石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互助乃国之基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为了岔开话题,郭康又把刚才的事情,给脱欢讲了下。

“这回是个机会。”他想了个理由:“大都当年的秩序,就是我叔祖砺德公整顿的。但从那之后几十年,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杂,却一直没有推进管理。现在我去管一管,也是继承前人的遗志了。”

“没问题。”脱欢同样表示了支持:“这不挺好的么?”

“哦,就是有一点。”他想了想,叮嘱道:“既然要搞,就搞大一点。只针对这件事的话,大家会怀疑你故意针对曹建或者普龙斯基,和他们引发矛盾。但要是摆明了针对城里所有黑帮,反而就不需要避讳了。到时候,他们反而会主动和这些人切割了。”

“包括普龙斯基也是。他既然是曹家的女婿,就也算是罗马的自己人。我知道你们觉得他为人圆滑,而且是外来的土豪酋长,不怎么可信,但有些事情心里想想可以,正经做事的时候,只要他不做出格的事情,我们就不能故意针对他。”

“他是曹家选中的人,而曹家是我们这个制度认可的柱国。所以如果还要维护这个制度,那么除了规则规定的需要回避之处,就不能不认人家。否则其他和我们通婚、以及投靠我们的人,他们会怎么想。”

“这样当然也是有风险的,但什么事没有风险呢?如果真的出了问题,那我也会帮曹氏一起应付。”他最后说:“因为这也是我们规则的一部分,我们都不能只要好处,不承担风险只要收货,不要代价。”

郭康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脱欢说的确实有道理。谁都有面对麻烦的时候,要是其他人看到曹家被放弃,那就会怀疑下一个是不是自己了。这样,大家就只能以自己的存活为优先,也就很难再维持这种程度的团结了。

“哎,其实从历史角度看,这也不是好事吧。”郭康忍不住叹了口气:“靠层的世家相互抱团,彼此袒护,怎么看也不是个能持久的好方法。”

“没事儿,反正比蛮族的制度运转得好就行。”脱欢倒是不太在乎:“我倒是也想把更多的人招揽进来,从十几个家族变成罗马所有的家族,这样召集士兵的时候,都能让大家更有干劲。但谁让咱们现在就是这个条件呢?总不能去学波兰吧。”

“我也会支持你说的那些纺织之类的事情。”他说:“我觉得,只有这些产业发展起来,才能让更多人有功夫去读书,然后才能说剩下的事情。否则,我们估计永远也赶不元、明吧。”

“那我把资料也给伱一份吧。”郭康顺水推舟地说。

“我来看干什么?”脱欢立刻拒绝:“你算出来,给我说结果就行了。反正我没你算的好,还浪费那个时间干什么。”

“那我光给你结果吧。”郭康只好让步:“这个还是得看看。了解一下,就知道这个产业可以做出多大规模了。”

“另外,我也跟王师傅说了,这次试点,我们可以直接新技术。我相信,这些修女足够自己养活自己,甚至还能多出来利润。如果能做好的话,今后我们甚至可以直接从这里提拔管理者。”

“这也行?”脱欢有些意外。

“是啊。”郭康说:“纺织业的体力要求低,是相对于耕种而言的。生产中,这机器依然需要一定的力量,才能让效率达到最高。所以,它需要健康、有力的妇人进行操作。”

“同样,这是一个需要技巧的工作。光会卖力气也不行,还需要学习技术。这其中既有纺织布匹、编制花纹这种基本功,也有保养和修缮机器之类的附加需要。”

“另外,织什么样式的布,织造出来的布匹交给谁,换多少钱,这些也需要织工去关注。因为棉纺织业和丝绸那样的大工程不同,大部分都是以单户、单人为单位,进行生产。所以织妇甚至需要学会识字、算术,才能和商人交易,从他们那里接单,然后把织好的布卖出去。”

“你想想,一个能摇动大型织机,能和商人算账、签合同的妇人,大致是什么水平。”郭康最后总结道:“我觉得,从这种人里,挑出有管理能力的,也不会太难了。”

“这么一说还真是……”脱欢似乎是真的没想到这点:“除了训练和备战,这也是个提高民间组织能力的方法啊。”

“在明朝,民间自发就能形成这种组织了。”郭康告诉他:“江南地区,有被称为包买商的商人。他们会向农妇提供贷款、定期发放原料,乃至提供织机。而整村整社的农妇,就按照他们的要求,批量织造布匹。虽然很多人还是在家里工作,但实际已经形成了比较严密的组织,大商人能够控制数百台织机,根据需要进行统一生产。”

“我的方案,其实就是抄他们的。”他承认:“只不过咱们这边还是太落后,商人们不见得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们教会自己来当这个包买商。”

“正好,这些修女日常生活中,就比较集中,可以进行统一的培训。而且相比普通人,她们的文化水平也高一些,可以先培养好,然后教会再把她们派去各地。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效率,在我们这边也复制东方的经验了。”

“好,不错。”脱欢连连点头。

“互相帮助是国家的基石啊。”郭康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