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282章 军改!

第282章 军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82章 军改!

甄时选走后,苏允在静塞军待了个把月的时间,便将静塞军练兵的工作完全交给了折可适以及王舜臣等人负责。

有了齐英营的经验在前,已经不需要苏允花太多的时间在里面,只需要做好后勤的保障工作便可以了。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苏允打算在鄜延路搞军队改革。

八千骑兵可以作为破阵尖刀,可以作为改变战场的关键力量,但光是骑兵是不足以改变整个局势的,鄜延路还有大量的基础军事力量需要进行改造。

在苏允选拔了八千骑兵之后,如今鄜延路帐面上还有两万三千的禁军,三万馀厢军,以及数量众多的乡兵丶蕃兵丶土兵。

禁军自然不用多说,这是朝廷直接控制的军队,属于大宋中央兵。

而厢军则是诸州之兵。五代时因镇守城厢,故有此称。

宋代厢兵最早是由各地藩镇旧兵和新创杂役军组成,名义上是常备军,实际上兼有地方军和杂役军的双重性质。

不过随着各地就粮禁军的大量设置,厢兵和禁兵作为地方军和中央军的差别,已经在逐渐消失。

不过虽然如此,但依然存在着区别。

禁军其实是最主要的战斗力量,而厢兵与其说是兵,实际上更加准确的说法其实是工程兵。

厢兵一般没有战斗任务,无论在京厢兵或诸州厢兵,主要从事劳作,如属宣徽院统领的在京诸司的厢兵,主要用于畜牧丶修缮;

诸州的壮城军用于修筑城池,作院军用于制造武器,桥道军用于修路筑桥,船坊军用于造船,装发军用于运输,河清军用于治理疏浚河道等。

甚至还用于侍候和迎送官员丶邮递丶开荒等。

而在战争中,厢兵往往充当运粮队,特殊情况下才用于战斗。

因此,厢兵训练教阅极少,劳役负担沉重,素质差,地位低,俸给少。

至于厢兵为什麽被这般使用,原因还是在于兵源之上。

厢兵主要来自招募,凡召募之兵,壮健者选充禁军,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则充厢兵。

另一部分以谪发罪犯充当,如宋法律明定,「牢城指挥以待有罪配隶之人」。

此外,还有一部分来自禁军的「落厢」者,即「禁军有退惰者,降为厢兵」。

也就是说,这些基本上都是从禁军中淘汰下来的,要麽是身体不够强壮,要麽是没有什麽战斗精神,因此不受重视也是正常。

而乡兵则是不脱离生产的地区性武装组织,大抵与后世的民兵相似。

其成员不隶兵籍,粮饷器械由本乡自备,定期参加训练,战时守卫乡土。

其名号繁多,如河北丶河东神锐,河北丶陕西强人,陕西砦户,河东丶陕西弓箭手;

河北丶河东丶陕西义勇,河北丶京东弓箭社,川峡土丁,川峡壮丁;广西土丁,广东枪手,福建枪仗手等。

乡兵的训练,多在农闲季节进行。

仁宗时,广西土丁每年冬天利用农隙教阅,练习枪丶镖丶牌三种兵器。

神宗时,土丁自十ー月至翌年正月,「均作三番」,每月轮教一番。

英宗时,河北强壮以时教阅,「农隙分曹角射,岁终都试,以示赏罚」。

各种乡兵素质差别甚大,大多数乡兵有名无实,比至阅视,其老弱不闲武技者十之七丶八只能用于守卫乡里,但苏允却是看中了一些可用之兵。

西北这边的有一种乡兵叫弓箭手,战斗力十分强悍且骁勇,在对抗西夏的战争中,是起了重要作用。

河东丶陕西与西夏接壤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羌人部族,他们互相独立,各自为政。

仁宗时,因对西夏战争之需,将接受宋朝统治的羌人各部落(即所谓「熟户」)的大小首领封官,由他们分别统率本部族的壮丁,「分队伍,给旗帜,使各缮堡垒,人置器甲,以备调发」,是为蕃兵。

苏允去考察过这些蕃兵,蕃兵倒是善战,但通常不太听从调动,可以作为扈从兵,若是想要成为决定胜负主力,有时候难免会不太靠谱。

所以,苏允主要的目标还是放在禁军丶厢军以及弓箭手这三股力量上。

苏允第一个目标乃是改造这鄜延路的两万三千名禁军之上。

鄜延路驻扎着两厢禁军,满额乃是五万人,按理来说,苏允从中抽走八千人编为静塞军,应该还剩下四万两千人,但苏允进行一次极为严格的统计之后,发现竟然只有三万一千禁军!

剩下的人去了哪里?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自然便是被吃了空饷了呗!

呵呵,只有六成多一点编制,将近四成的空饷。

啧!

苏允寻来章楶祁克勇等人一起商量此事该当如何处理。

祁克勇神色十分不安,他自然是知道此事的,甚至他之前所领军队里,其实也有吃空饷的情况存在,只是他还算是要脸,只吃了两成的空饷。

但若是真要追究起来,他也是难逃罪责。

章楶对此事见怪不怪,见苏允问起,便道:「此事倒是在下官的预料之中。

开国初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