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二百四十七章 贬官调任

第二百四十七章 贬官调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崔冲赶紧回道:“大人说笑了,唐大人对于国子监自然也是帮益良多,就是城外用来供养监生的官田,也是唐大人帮着安置来的。”

“是嘛,所以你这夸人的时候需要把他带上才行。”之后李皓又接连问了好些问题,然后慢慢的就把焦点引导到了唐介身上,让崔冲好好介绍了下唐介的脾气秉性。

一番话下来,李皓发现在崔冲口中,唐介除了有些自傲,不愿参加同僚聚会之外,还真没有啥毛病。

相对而言,崔冲的话可信度还是要高一些的,毕竟说的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

既然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目的达到,李皓便向崔冲告辞回府。

第二日一早,唐介便带着帖子,应约而来,李皓为了表示友好,还特意出了院门迎接。

但显然唐介似乎并不太领情,面对李皓也没个笑脸。

当然听了崔冲的介绍,李皓此时心里也是有所准备的。

等两人各自坐好,下人将茶放好之后,李皓便让所有下人都退的远远的,方便两人畅所欲言。

“唐大人,我此番前来就是想问清楚,你为何要阻止三司行事,可有何原因。”

面对李皓的直接了当,唐介也是直接回道:“既然李大人直言不讳,那我也就直说了。

对于所谓的商税变革,我极不赞同,地方官府本就肩负守土安民之责,平日里修桥铺路、维护民生,困难时还须救济百姓,哪一样不需要花银子的。

没有银钱支持,总不能让我等地方官员只凭一个官印去做事吧。

你三司此次欲要收缴地方所有财权,那日后若是出现灾祸,难不成还要我们等到汴京的救灾银到,再去救济百姓不成。”

对于这个问题,李皓回道:“这话听起来怎么有些问题呢,我朝自太祖年间,便定下了铁律,各州府衙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财赋都要全部奉送到京,不得无故截留。

如今的商税之变,只是将收税之权从各地府衙统一收归到三司之中,至于原先的截留部分,现在只要由地方府衙上报三司,再由三司划拨给地方官府,那该留下的实际数量并没有少,我不明白这有什么问题。

而且此番举动也是为了百姓民生着想,由三司统一收取赋税,可以避免各地官府的层层压榨,这对于百姓是好事。”

唐介说道:“这话说起来容易,这进了府库的钱再想调出来,只怕就不容易了,而且这数量真的能全部对上吗恐?

李大人的心虽好,但终究没有在地方为官的经历,不明白在与人对接的问题上,多上那么一步会有多么麻烦。

而且三司衙门远在京城,对于各地税关鞭长莫及,如何对各地税关进行监管,如何保证各地的税关都能依律行事。”

对于这个问题,李皓自然是有想法的,反正大宋亢官问题严重的很,不知多少官员在汴京城待着只领俸禄,而无实职。

等到商税的事开始向各路推广之后,李皓便打算将地方上的巡查制度给建立起来,把这些人给利用起来。

到时不光是针对三司,对于地方官员监察也会放到其中。

当然,这个巡查制度会和现在的台谏有很大的区别,必须要查有实证才能拿人,毕竟现在台谏风闻奏事的那套方法实在太恶心人了。

而李皓的最终设想是等巡查制度完善之后,用他来替代台谏,反正台谏在宋代兴起的原因便就是为了制衡相权,加强皇权。

李皓想着自己日后肯定也得当会宰辅的,免得被人恶心,干脆提前想办法处理下得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面对唐介的问题,李皓其实很不以为然,因为这话说的三司的人会贪污受贿,地方官员就不会一样。

要真说起来,地方官员和办事吏员久居一地,对本地情况更为了解,做事起来反而是肆无忌惮。

只是面对唐介,李皓还是好生解释了一番,将自己的打算一一说出,希望能让唐介明白,自己这样做对于大宋是件好事。

可唐介对于李皓却缺乏信任,也不认为李皓的所倡导改革是正确的。

最终唐介在临走之前,说道:“关于此事,我会继续上书两位大相公和官家,请他们收回成命。

所以你也不用再劝我了,只要我还在应天府一天,就绝不允许这样的乱命被执行。”

等唐介离开之后,韩判官他们几个在门外候着的人也进了屋,说道:“大人,唐知府如此固执,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皓摇头道:“他还确是固执,不过大浪滔滔,一个唐介还挡不了路。

你们继续在应天府等着,我明日便启程回京安排后续之事,应天府的改革必须执行下去。”

众人纷纷应是,然后便在李皓的命令中退下了,当然其中韩判官又被李皓留了下来。

等周边没人之后,李皓说道:“唐介我会想办法将他贬职调走,开封府尹会换上支持新政的人。

这个时间不会很长,所以你们需要提前给我准备起来。

另外唐介所说的贪腐问题确实可能发生,所以若是有机会的话,不妨来一出杀鸡给猴看,警示一下众人。

至于这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