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 第一百一十八章 袁家遭殃

第一百一十八章 袁家遭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身,纵使不是得也几乎都受制于他们,因此可以想象到这第一次度田得成果会是怎样。

各地官吏或执行不力,或故意错误执行诏令,使诏书在实际执行中完全走样。

其中执行不力得倒还罢了,至少对百姓得危害不大,反倒是那些估计错误执行得。

他们把百姓们召集起来,拿出度田的诏书,说朝廷现在要度田,你们名下有多少田,就是自家的房子、房子旁边的巷子,都得查清楚!

以此来诓骗百姓,把豪强名下的田地移到穷人名下,这样一来在上交的帐册上。

当地的田亩确实是增加了,只是这增加的赋税全部被压到了百姓头上,而那些豪族世家还是不用缴税。

而这一点,文帝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在得到各地奏报之后,也没多相信,只是想着要循序渐进,便没打算直接发作。

可就在这时,这帮地方官员却自己闹出了乌龙,把文帝给彻底惹毛了。

在文帝翻阅陈留郡的奏报文书的时候,发现在里面夹了一封信,似乎是误夹进去的,上面写着“冯翊、弘农可问,河南、景枡不可问。”

开始文帝不解,讯问陈留奏事吏员是什么意思?哪知这吏员却推说是在街上捡的,不小心夹了进去,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文帝一听就怒了,这是纯把他当傻子湖弄是吧,当下便对吏员怒声呵斥,这才逼的他说出真话。

原先这是司隶校尉给底下人的度田指令,因为河南是帝都所在,多天子近臣;而景枡郡是帝乡,多皇帝近亲,自然是能不招惹的最好。

其实后面冷静之后,文帝心中就已经有了猜测,只是对这情况就更为不满了。

因为这件事透露了两个信息:首先是地方官们没有严格执法,而是根据各地豪强们的势力大小看菜下碟。

然后,冯翊、弘农、河南、景枡的信息,怎么出现在了陈留官吏的手里?他们本身就查不到这四家啊?

只有一个可能,这所有地方的主官们都已经串通一气了!这怎么能不让文帝恼怒。

于是文帝当即便在朝堂上发作了,勒令司隶校尉下廷尉府审问,冯翊、弘农、河南、景枡四郡太守一并追拿回都城。

另外派出了御史,彻查各地度田情况,一时间让各地官员人心慌慌。

但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需要惊慌的,因为根据御史的回报来看,之前各地奏报的数据可以说是胡编乱造。

只有豫州和徐州稍微好些,袁沛和梁无忌在这次度田上是真的下了功夫的。

但也仅止于此,毕竟各郡县探察还是得用地方上的人,他们能直接盯到的地方很是有限。

而青州和兖州,因为梁家、曲家和袁家配合的原因,也算是有几个郡县的数据拿的出手。

这次证据在手,文帝便开始了行动,他知道这件事情需要下狠手了,否则一旦此时让了一步,这度田令也就真的执行不下去了。

不过文帝也知道,这种事情让太子做只怕会拖泥带水,于是便亲自出面主持。

在前面抓的司隶校尉都还没处置的情况下,就以度田不实为由把刚刚上任的大司徒欧阳歙给抓了,那可是三公之一,连带着还有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再下面的各地方官吏就更多了,事涉荆、青、徐、益等数州之地。

这下也算是让朝野惊醒,一时间为这些官员求情的人络绎不绝,来往于东宫与宣德殿。

见此情形,李皓便建议太子统统挡驾,不要插手这些官员的处置,毕竟太子自己下不了狠心,现在文帝帮着给解决了,这是好事。

太子现在只要闭口不言,不去拆文帝的台就行。

只是对此霍不疑却有不同意见,他倒不是觉得太子应该去救人,而是认为太子应该学着改变,光是一味的仁厚是治不了国的。

这点李皓也是认同的,只是做事还是得循序渐进,而且李皓本来也不想太子能变得杀伐果断。

要不然李皓当初干脆就不闻不问,让三皇子上位得了,何必弄的这么麻烦呢。

为此,李皓和霍不疑在东宫也是吵得不可开交,但太子这次是站到李皓这边的,故而霍不疑最终也是没辙。

而后随着欧阳歙这批人死在了牢狱中,狠狠的震慑住了那些有心思的官员,这也让朝廷在地方上推动度田令一事,总算有了不小的进展。

太子见到这一幕,不由对李皓和霍不疑感慨道:“度田令一事前后周旋了一年多,死了十数位两千石以上的官员,终于看到曙光了。”

李皓则深知此事绝没到守得云开的日子,只是看着太子沉闷多日,终于松了口气,便没有再去打击他。

但霍不疑明显就没这么体贴,直接说道:“太子殿下还是不要高兴的太早,那些豪族世家怎么会这么快放弃,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人家好端端的当着土皇帝,田地越兼并越大,家奴越收拢越多,连县令郡守都要看他们脸色。如今官府非要插手进去,他们哪里会轻易罢休,这点血只怕还不足以让他们清醒。”

太子听到这话,习惯性的就转头看向了李皓,询问李皓的意见。

可既然霍不疑说破了,李皓自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