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第753章 开荒屯垦
学有效的移民计划。 这两人倒也不敢隐瞒,你一句我一句地开始讲述起他们移民本地之后的状况。 正如其他从大陆迁来台湾岛的移民一样,丰荣村的这些移民也是在笨港登陆,并被安置在了附近内陆的村寨落脚。不过由于他们在本地毫无背景,这几十户人家在移民后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笨港当地安置的老移民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跟十八芝沾亲带故的人,亦或是干脆就加入了十八芝当海盗,像他们这种被掳掠而来的新移民就只能处在最底层艰难求生。 后来郑芝龙想要把笨港附近的屯垦地区扩大,这几十户人家便主动报了名,向北迁徙到浊水溪南岸,并且在这里修建了村庄,开始屯垦自己的土地。当然了,这地方虽然没有官府,但他们所种出的粮食和其他作物也必须按一定比例上缴给十八芝,生活上也并不宽裕。特别是近两年十八芝处境越发艰难,到后期甚至连补给都很难从大陆买到,无奈之下也就只能转头压榨这些台湾岛上的移民了。最终十八芝被逐出海峡,对于留在这里的移民而言,反倒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 按照这两人的说法,目前他们所在的村庄已经开垦了大约两三千亩的耕地,其中绝大部分都应十八芝的要求种了水稻之类的粮食。不过他们所报的粮食产量,却要比钱天敦所知的一般数据小了许多,也不知道他们是担心产量报高了会被这支来历不明的军队压榨,还是因为种粮姿势不对而导致了低产量。 不过这对海汉来说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反正也不会指望完全靠他们来供应海汉向这里移民期间所需的粮食补给。到时候农业部的人过来把农场地界一划,耕种方式和粮种全部统一,产量自然就会有明显的提升。 至于说这样做会不会遭到本地居民的强烈反对,钱天敦倒不是很担心。海南岛上二十多万人,几百万亩耕地,都陆陆续续被海汉给兼并了,这么两三千亩地自然不在话下。如果有人想要逆大势而动,那海汉民团自然会告诉好事者什么叫做铁拳****。 尽管钱天敦不是农业专家,但从这两人的描述来看,本地的农作物种类也确实少得可怜,而且没有什么高附加值的产品,除了粮食就是一些普通蔬果了,相比海汉治下地区的农场,产出和收益都处在极低的水平。 这当然不仅仅只是丰荣村百姓的种植水平不高所造成,其差异主要还是因为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与海汉着力推广的集体农庄屯垦模式在运作方式上存在的技术代差。海汉式的大面积屯垦劳动效率要高得多,从而可以将单位面积的耕种成本降到远比传统耕种方式更低的水平。至于农技方面的推广和应用,农场模式的便利性也要远远胜过传统小农模式,短期内便可在大面积的种植区内实施,而不需要一家一家地慢慢推广。 这些道理,没有见识过真家伙的民众是不会理解的,但从海南岛的推广状况来看,大多数人还是识时务的,当他们意识到海汉的耕作方式更为先进,收获也更为丰厚,就会尝试着接受海汉的土地政策和耕作方式,逐步融入到海汉的农业体系当中。台湾岛上的移民人口本来就少,农业开发水平也比较低,海汉这套模式放到台湾岛上实施,应当阻力会比海南岛小得多。 “你们在这里定居,与本地原住民的关系相处得怎么样?”钱天敦听完两人的讲述之后,又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抛开台湾岛南北的洋鬼子不论,岛上唯一可能给海汉造成麻烦的就是原住民了。这些土著虽然仍然处在刀耕火种甚至是饮毛茹血的部落时代,无法与武装到的牙齿的海汉正规军对抗,但如果他们要骚扰甚至袭击移民,处理起来也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村民应道:“有愿意与我们和平相处的,但也有好战的,丰荣村修筑了围墙,也是为了避免让那些土人随意冲入村落中抢掠粮食和其他物品。” “哦?来抢你们村子的人多吗?他们从哪里来?”钱天敦饶有兴趣地追问道。 “差不多每个月都会来一次,每次有四五十人至百十来人不等。听其他部族的土人说,袭击我们村子的这个部族是在东边好几十里之外的山林中。” “东边……”钱天敦默默地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地图,此地以东几十里的地方,就已经进入了台湾岛的中央山脉区域。而根据所知的资料,住在山区的高山族部落,其好战和暴虐的程度要远远超过住在平原地区的平埔族部落。每个月下山劫掠汉人的村庄,对于这些部落大概就是跟集体狩猎一样的活动而已。这些汉人移民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定居在这里,倒也真是称得上吃苦耐劳胆子大。 “那和你们和平相处的部落,他们会与你们做买卖吗?”钱天敦继续问道。 “会的。”村民点头应道:“这些人会拿着鹿皮、药材和一些山林里的特产,到村子来与我们交换大米、盐和生铁。如果村子里恰好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还会南下去笨港那边的大村寨交易。” 这样的描述也基本印证了平埔族比较容易沟通和相处的说法,如果能够靠着商业交易摆平这些土著人,即便是好战如钱天敦,也不会主动选择开战。毕竟台湾岛这边的自然环境大多是未经开发的密林,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