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627崛起南海 > 892.第892章 合作套路

892.第892章 合作套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章节内容开始-->钱天敦从1631年夏天调任福建以来,已经跟大明官员打了两年的交道,对于他们的行事习惯和思考方式都有了比较深的了解。虽然的确也有那种忠君爱国,不愿收受海汉好处的清官存在,但大多数官员都无法拒绝真金白银的诱惑,其态度只是看海汉出价高低和需要为此承担的风险而已。
海汉进入浙江之后,依然是沿用了在南方地区取得很好成效的一套操作方式,首先收买拉拢沿海区域的文武官员,只要沿海地区的大门一开,既得利益者们就会主动向内陆地区铺设关系拖更多的人下水,以谋求在海汉主导的贸易体系中获取更大的收益。所以海汉初到浙江,所接触的官场人物几乎全是在宁波府任职,目的就是要先将这块区域拿下,让其作为舟山与大陆之间的一块跳板。
在撒出去不少银子之后,宁波府的文武官员纷纷转换立场,放弃了最初对于海汉的抵触,转而开始享受海汉所带来的红利。脑子比较聪明的,如知府曲余同之流,更是早就找好了代理人,直接加入到海汉的贸易体系中参与运作,日后收益肯定更为可观。
宁波本地的官员要拉其他州府的官员入局,这正是海汉求之不得的事情。对于海汉来说,不怕大明官员贪财,就怕对方不提条件,只要肯开价,那就有得商量。至于花出去的钱,或迟或早都能通过贸易从当地百倍千倍地收回来,并不是其间的首要问题。何况这事还牵扯到目前最让指挥部担心的海上通航安全问题,不管此事是真是假,都得查个明白才行。
当下钱天敦便提笔写了回信给许少华,将自己这边的意思说了,并给出了会面地点和大致的时间。这个消息从舟山传递到观海卫,再传到临山卫,两处卫所的指挥使统一意见之后,如此又往复一遍,便又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好在钱天敦考虑到了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速度低下,特地将会面时间定在了五日之后,因此倒是没有受到影响。
双方将会面地点定在了目前由海汉控制的金塘岛南部海岸,高桥南提前一天便带了一个连去到该地,对会面地点方圆五里内进行了清场搜索。此外海军也派出了四艘探险级和四艘探索级战船,在金塘岛与甬江口之间部署了一道海上警戒线,以防事情有变。
钱天敦选这个地方会面也是充分考虑了双方的立场,金塘岛虽然是海汉控制的岛屿,但并没有在岛上驻扎武装人员。其南岸距离大陆不到十里,距离驻扎了水师部队的甬江口不到二十里,大明官员过来会面不用太顾忌安全问题,心理上也不会有太大的负担。
临山卫指挥使魏山和观海卫指挥使黄涛同船到来,而送他们过来的便是充当中间人的水师把总许少华。上岸后便被迎入了海汉一方提前搭建好的大帐中。在这里他们终于见到了传闻中被称为“首长”的海汉人。
同为军人,魏山和黄涛对钱天敦的观感就非常好,肤色黝黑身材结实,身上散发出自信沉稳的气势,而这种气势只有长期身处高位,习惯了发号施令,掌控生杀大权的人才会具备。对方甚至允许他们携带随身武器进入谈判场地,这份胆识和气度就足以让他们心折。
许少华居中替双方介绍后,不免都要说说久仰大名之类的客套话,然后钱天敦才邀请他们入座,命人上茶。
“前些天杭州府的朋友刚送来的茶叶,说是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老茶树上采下来的明前龙井,两位看看是不是真品。”钱天敦也不忙于谈正事,倒是先品起了茶。
魏山和黄涛虽是武职,但也并不是粗人,钱天敦不急着切入正题,他们也不会这么沉不住气,当下也各自拿起茶杯品起茶来。这明前龙井虽好,但对他们来说也不算特别稀罕,想要还是买得到的。但海汉人一向以精明闻名,想必不会就用一杯龙井茶来打发自己,先看看有什么门道再说。
钱天敦放下茶杯,不提正事,反而继续说起了茶叶:“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就有关于杭州天竺、灵隐两处寺庙产茶的记载。北宋的时候已经成了贡茶,苏东坡还吟诗赞美龙井茶。本朝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也都有西湖龙井。”
魏山和黄涛对视一眼,都不明白钱天敦为何要拿着这茶叶说事,难道这次来不是谈海汉的贸易航线受到威胁的事情吗?正事不提,他怎么还有闲心说这种不相干的话题。
钱天敦却似乎没有注意到他们二人的表情,继续自顾自地说道:“以前我们在南海琼州刚落脚的时候,根本就喝不到浙江的好茶,为什么?一是太远,二是太贵,但说起来其实都是因为距离太远、运输不便而造成的麻烦。我们想喝到正宗的龙井好茶,就得出高价,托关系从浙江带回来,想喝到当年产的新茶,起码得提前半年就开始设法通关系了。但现在我们到了浙江,才发现这东西并不是那么难买到,也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贵,过去我们买不到,但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钱天敦指着放回桌上的茶杯道:“我们尝过之后,就立刻向当地商人下了三千斤茶叶的订单。因为我们采购的量大,所以价格也只有南方市场的三分之一,等我们把茶叶贩运到南方,就至少会有两倍的毛利。如果我们把茶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