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章 无用信息
续了八年不断向北发展控制区,就相当于在海外战场连续打了八年的仗,期间消耗的军费和资源恐怕已经难以计数。这样的举措显然不是海汉高层一时兴起的决定,必然是其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才能达成的局面。而一支连续打了八年仗,迄今未闻败绩的常胜军会有多么可怕,似乎已经在辽东的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果从海汉过往几年的对外扩张史来看,踏足辽东大概就是其既定方案中的一步而已。耿仲明在拿到手下递送来的资料观看时,甚至在想辽东这地方即便目前不是后金占领,海汉极有可能也还是会动手硬抢,毕竟这种事他们在山东、浙江都已经干过了,而当地的官府和驻军对他们的这种入侵行为似乎也并没有采取过什么行之有效的驱逐措施——至少从手头上的情报来看是这样的。 耿仲明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思路是对的,海汉人从琼州岛一路北上期间,在战场上对决过海盗、明军、西方番人、武装海商、地方民团,几乎是见谁打谁,挡路者死。对于海汉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明确的敌对阵营,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踢掉了每一块出现在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而后金,大概就只是他们眼中一块新出现的绊脚石? 如果不是这样,耿仲明也想不出还能有什么理由让海汉国跨越数千里派兵到这里来,跟过去无冤无仇的后金开战。 按照海汉过去的做法,都是武力开路,然后商贸手段迅速跟进,最终还是会选择和平共处的方式来结束战争。但辽东这边的情况,显然海汉人还并不打算要结束与后金之间的战斗,也从未表示过任何停战和谈的想法和意愿。耿仲明先前便从海汉在辽东的兵力投放上判断对方不可能要打一场灭国之战,所以目前的战斗终究都会告一段落,只是结束方式还未尝可知。 “是不是该派人到海汉那边去探探口风?”耿仲明心中闪过了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但这也仅仅只是想想,并不能立刻付诸实施。他虽然有指挥作战的权限,但可没有决定是否要与敌人和谈的资格。阿济格或许有这样的资格,但这个性格暴躁的莽夫就算撞到铁板也是不会回头的,必然会将战斗作为唯一的解决办法,耿仲明也不指望他能松口改变态度。 耿仲明不敢擅自做主,但又不想放弃了自己好不容易才整理出来的这种思路,当下也只能将自己的想法先写入密信,然后遣人送回盛京,直接交予皇太极过目。海汉这事要不要尝试一下另外的解决方式,也就只能由皇太极亲自来拍板决定了。 不得不说耿仲明的思路的确是十分接近于事实了,并且他所做的情报分析工作或许比盛京城里那些坐在小黑屋里算计过来算计过去的官僚要强多了。如果是让如今仍在山东主持情报工作的郝万清知道了他的想法,那安全部肯定会要求军方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干掉他,以免对海汉未来在辽东的行动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 耿仲明的上奏是否能够为皇太极所采纳,一定程度上还要受金州战局变化的影响。如果金州战况继续呈现出颓势,那么耿仲明的意见很可能就会被视为一种推卸责任的手段。所以他知道在盛京城那边对自己的上奏有反应之前,必须要尽力稳住金州的局势,至少不能再无休止地重复着每日的例行战败。 要想达成这个目标,耿仲明不但要更多地了解和总结海汉军的战术,更要改变后金军目前的作战方式。特别是满人将领所倡导的猛冲猛打战术,耿仲明认为这才是金州驻军不断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于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耿仲明觉得并非无法弥补,想当初努尔哈赤就靠十三副铠甲起家,那时与大明官军的实力差距,肯定比现在后金与海汉之间的差距大得多,不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靠着后金铁骑把大明打得缩在九边的城池中出不来了。只要找对战略,耿仲明相信必定能跟海汉人继续周旋下去,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挨打。 但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要拿出能令人信服的战绩,才有可能让阿济格接受战术上的这种改变。几个月来几十次大大小小的战败,已经多次证实了在战场主动采取攻势,吃大亏的只会是后金一方。而海汉最为擅长的做法,便是通过各种手段引出后金的攻势,然后退缩到早已部署好的阵地内打防御战,依靠武器的火力优势来击败后金军。 那么要如何才能克制住海汉的这种战术呢?耿仲明与手下的军师们商量了半晌,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尽可能少与海汉军接战,特别是海汉军已经结好军阵,或是有依托防御阵地的局面,就要能避则避,尽量不要给海汉军发挥的空间。 而后金军所能利用的有利条件,除了兵力上所具备的明显优势之外,还有就是可利用的战场纵深。海汉军强行攻下地峡防线,是因其兵力有限,只能依托于这种防御工事来抵抗后金军可能实施的大规模反扑。但海汉军也不敢轻易再往北纵深攻入太远,因为其补给线很难在后金占领区内维持太长的距离,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所以耿仲明认为应当将己方的防御纵深拉大,海汉人若是要攻,就主动收缩,引其进入己方控制地区再设法切断其退路完成合围。 当然这种战法也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缺点,那就是无法再将地峡防线及以南地区从海汉控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