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6章 培训期
班牙官员会表现出如此低声下气的态度。 “今夏出产的粮食,如果荷兰人不出面收购,那我们肯定会在投入市场时拉高价格,到时候整个巴达维亚的粮食价格都会上涨。即便他们想按照约定优先于其他购买者收购我们的粮食,那卖不卖,卖多少,自主权也依然还在我们手中。如果来联系业务的官员态度不好,那我就直接拒卖,他们最终还是得拿更多的钱来收购夏粮。” 掌柜的话基本解释清楚了荷兰人的态度究竟是为何原因,简单的说就是海汉的粮食生意已经到了店大欺客的程度,即便是主动登门采购粮食的巴达维亚官员,也必须要在大成米行掌柜面前保持谦卑的模样。 秦华成真是很想去问问荷兰人,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所采购的粮食竟然全部是来自海汉人,不知会做何感想。而他也不得不承认,海汉所采用的这种经济渗透很有效果,荷兰人即便意识到了这是海汉的手段,但想摆脱这种间接控制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事。光是这几千亩田地出产的稻米和其他粮食作物,就足以让本地的粮食价格发生剧烈动荡了,更别说海汉还会从安南、占城等国调配粮食来保证大成米行在巴达维亚粮商中的绝对控制力。 所以在与这名代表东印度公司的官员会谈过程中,米行掌柜基本全程都占据着主动位置。虽然荷兰官员提出的收购申请是被接纳了,但米行掌柜对价格却是咬死不让,一定要按照成大朋事前吩咐的标准去执行。 双方的会谈持续到了饭点上,米行掌柜故意不留客,那名荷兰官员只好是主动告辞了。不过双方都很明白,最主要的问题其实已经谈妥,而剩下的价格、交割方式等细节,也都只是走走形式的争论而已。几年合作下来,这些细节上的来回争夺也就成为了双方为自己争取主动地位的一种象征罢了。米行掌柜跟经办此事的荷兰官员必须要作出争锋相对的姿态,来证明自己在办理这件事过程中的尽心竭力。 而真正主事的成大朋和东印度公司高官对此也心知肚明,并不会为此就产生对立情绪。每年谈完粮食收购交易之后,成大朋还会跟东印度公司的高官共进晚餐,庆祝双方的合作顺利完成——顺便将粮食采购的回扣塞给对方,粮食价格拉高之后的得益者,可不止是大成米行一方,“双赢”才是大家的目的。 米行掌柜很隐晦地提及了这些交易内幕,秦华成听了之后也不禁感慨成大朋的经营手段灵活,如此这般操作下来,也就难怪大成米行能在巴达维亚的粮食市场上呼风唤雨了。 不过秦华成还是有不能理解的问题:“既然米行是以市场价把粮食卖给荷兰人,之后还要返利一部分给他们作为回扣,那算下来岂不是少了一大笔利润,年景不好说不定还得亏钱吧?大掌柜是个精明人,为何一定要做这赚不了什么钱的买卖?” 那米行掌柜哼了一声道:“这就是你目光短浅了,连这粮食都交予我家经营了,可见荷兰人对大掌柜的信任程度。卖粮食给荷兰人的确赚不了什么钱,但靠着粮食买卖维持的这份关系,一样可以从别地方把这份钱赚回来。” 除了粮食贸易之外,成大朋的生意几乎涉足了巴达维亚的方方面面,甚至名下还有一支施工队承接本地的基建工程,最近正在施工的项目便是巴达维亚城东的炮兵营地。天知道成大朋是如何拿到了这种工程,总之这个工程做下来,关于东印度公司的火炮情报就又顺利更新了一波。 正如米行掌柜所说的那样,只要得到了官方的信任,成大朋要从其他领域赚取丰厚收益并不困难。如今“大成”这个招牌在巴达维亚本地的影响力之大,甚至并不亚于荷兰人了。 如果是以商人的标准来衡量成大朋,那么他无疑已经可以划到“成功人士”的那一类了。以另一重身份来看,也是功劳不断,就连执委会也对其称道有加。但成大朋自身还是并不满足于现状,仍然希望能在情报战线上也拥有如同商场上这样的影响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体现,便是在南海亲手建立起一张东起苏门答腊岛,西至班达海的巨大情报网。 要建立如此之大的情报网,除了经费方面的问题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人。这么大的范围需要多少情报人员才能有效地运转起来,三百人还是五百人,就连成大朋自己心里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数目,但他目前手下能直接指挥的人不过数十,所覆盖的范围也还只是爪哇岛为中心的区域,距离目标尚远。 成大朋对此也颇为心急,所以才会瞅空子亲自跑到星岛去招募自己所需的人手。而秦华成算是成大朋这种私心的直接受益者,一下便从戴罪之身摇身一变成了海汉特权机关的见习人员。虽然秦华成这种特招的人员在内部地位上远不及根红苗正的正式员工,但如果他真能在成大朋的计划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那成大朋肯定也不吝赏他一个正式的编制。 在进入米行实习一周之后的某个晚上,成大朋突然让人将秦华成接到了城外某处庄园内,在这里他见到了与他一同出自星岛的另外几人,不过少了其中一人。 “我想你们一定很好奇为什么会突然被召到这里来。”成大朋一边说一边环视众人脸色:“你们可能也注意到少了一个人,今天叫你们过来就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