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6章
田叶友当然很清楚罗杰和谭举任真正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为了开发这处油田,他们可是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期间历时三年,克服了不少困难,还以基金会的名义出资参与,可谓是下了血本,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在杜迈的海岸附近立起这么两口油井而已。 星岛殖民区的创立初衷是为了控制马六甲海峡航道,所以最初是以军事基地为主要职能,但因为远离海南岛,当地环境又不太适合进行农业开发,因而很难吸引到移民定居,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的人口增长都是来自于流放的苦刑犯。 这样的局面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当地因为职能单一而导致没有多少营收,财政只能完全依赖于国库划拨,难以通过赋税来获得发展本地所需的资金。 罗杰和谭举任愿意离开国内的安逸环境来星岛打拼,当然不单单是为国戍边这么简单,他们也想以此为基础,在南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站稳脚跟之后,他们也尝试将星岛经营为一处国际商贸港,不过这里由于没有支柱产业,仅仅只靠转口贸易所能获得的利润也很有限,毕竟葡萄牙人经营的马六甲城和荷兰人经营的巴达维亚港,距离星岛的航程也并不算太远。而此时会途经星岛的国际商船,可不像几百年之后那么多,在南海这种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蛮荒状态的环境中,经营状况肯定没法跟大明周边的港口相提并论。 既然农业开发和国际贸易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罗杰和谭举任便开始寻求在本地兴建工业的可能性。矿业无疑是一项门槛最低见效最快,而且收益稳定的工业项目,正好适合目前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星岛殖民区。 但附近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虽然有不少矿藏,却多数都在交通不便的内陆地区,要进行开发的难度不小。直到海汉的石化产业开发取得进展,让杜迈油田项目浮出水面,罗杰和谭举任二人才总算找到了合适的发展目标。 如果能围绕杜迈油田建设起石化产业链,那星岛殖民区今后就算是拥有了一个稳定的财源,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产业升级,建设机械、化工等方面的高级产业。按照之前田叶友给他们的意见,届时有了可观的财政收入,不管是罗杰想要的坚船利炮,还是谭举任感兴趣的南亚交通枢纽加工业重镇的双重配置,都会有实现的可能。 正是冲着这样的前景,他们才会不遗余力地推进这个项目在本地的实施。当然了,之所以对田叶友会如此信任,还有一个外界所不知的重要原因,那便是田叶友也是南海开发基金会的出资人之一。杜迈油田项目投产之后,他也将会是直接受益人之一。 但对于杜迈油田的实际储量和未来开发前景,田叶友倒是严格恪守了规定,并未向他们透露确切的信息,直到此时尘埃落定,总是可以揭晓谜底了。 “实话实说,杜迈油田的储量不算特别多,比出磺坑油田肯定是胜出不少,但比加里曼丹岛的诗里亚油田还是有差距。”田叶友坦然相告。 罗杰闻言略微有些失望,谭举任倒是很镇定,继续问道:“据我所知,诗里亚油田的储量应该是两亿吨左右,杜迈跟那边的差距大吗?既然国家决定要在杜迈开采油田,那想必应该是这边的开采难度要更小一些吧?” 诗里亚油田已经投产有几年了,储量也不再是机密,工业部早就已经公开了相关的信息。不过诗里亚油田的储量虽大,但产能却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所以执委会才会决定开发苏门答腊岛上的杜迈油田。至于开发最早的台湾苗栗出磺坑油田,由于其储量和产能都很有限,如今的地位也早就不如十年前那么重要了。 田叶友解释道:“诗里亚油田的问题在于太分散,按我们掌握的资料,那两亿吨的储量是分成了五百多块埋在地下,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我们暂止只能对浅层的油藏进行开采,所以产能还不算太理想。杜迈这里的情况的确要好一些,浅层油藏比较多,便于开采。最重要的是从这里一直往南,到两百里外的北干巴鲁地区为止,全都是石油带,而且全是品质比较好的低硫原油。” 谭举任眼神一亮道:“那这么说来,这边的石油储量应该相当丰富了!” “以我们目前的开采能力,连续开采几百年都没太大问题。”田叶友很平静地说道:“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这个地区发现的米纳斯油田一处,储量就将近十亿吨。那个油田的位置,就在这里向南一百多里的地方。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就是我们能在南海地区开采的储量最大的陆上油田了。” 这下连罗杰也听得两眼放光,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尽快把南边的地区也圈下来。 便听田叶友接着说道:“杜迈油田投产后,我打算在这里兴建一个规模更大,包括了石化全产业链的工业中心。从勘探开采,到储存运输,再到炼化加工,统统包括在内。” 谭举任倒是没昏头,闻言追问道:“田司长,你说的这些产业链不但需要很大的投入,而且还得有足够的技术支持才行吧?工业部能派这么多技术人员过来常驻吗?” 田叶友点点头道:“你说的问题的确存在,但这么大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