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一次收获
到了家,才下午3点。
趁着有太阳,按照书里介绍的,把一些蘑菇处理一下,在竹帘子上面晾晒起来。
空间中还留着一部分鲜蘑菇,这些干蘑菇等干妈走的时候可以拿走。
不处理干,也放不到那个时候。
这东西在京城可是有钱都不一定买到的好山货。
把鲟鳇拿出来。
放在大桌子上。
空间就是这样,活的东西,只要不挣扎,基本都能收进空间。
进了空间之后,再拿出来就会死翘翘。
这鱼也一样。
拿刀开始剃肉。
把肉分下来,就算干妈到时候吃到了,也最多就是说肉不多,不能存放太久,就不能让她拿走。
还有就是可以炒鱼肉松。
肉剃光了以后,骨头上肯定还有很多肉,煮一下,然后把肉全部扒拉下来,抄一下,就是肉松。
到时候用罐头瓶子装一些,让干妈也带走。
赵常山心里有了对鱼的全部计划。
开始了对鱼进行了分解。
鱼肉分成5斤左右的小块。
全部收进空间中。
骨肉也都没有浪费。
内脏收起来,丢进东边的河里,就算回馈大自然了。
晚上自己也试着做了一次红烧鲟鳇,别说,味道真的不错。
鲟鳇切片清蒸的话……味道也是可以。
赵常山这几天都会去看一下小麦和油菜的成熟情况。
转眼就到了8月17日。
今天是沈师傅说的可以住进新房的时间。
一大早吃完饭,赵常山就开始了收拾。
先是把帐篷给收起来。
这边的生活用品也收起来。
住新房子吗,是需要热闹一下的。
赵常山放了两挂鞭炮。
以后就有大房子住了。
主屋宽度12米,长42米。
主梁是双梁,长度用了3根大梁支撑。
二楼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赵常山居住的部分。
在上楼梯的东边部分。
这里什么卧室 客房 厕所 洗浴间 书房 手工房之类的一应俱全。
西边还有个大大的空间是个空着的,没有割开就这么敞亮的敞开在这里。
赵常山准备把这里做木工雕工或者其他的工作间。
由于上面吊了顶,也算一个隔间,同样可以上去。
中间只有2米高,可以放一些杂物什么的。
东边房子中间是个2米5的过道,平均每间房有不到7米长 4米5宽。
而赵常山的主卧,是直接打通了两间。
一间卧室,一间放衣服被子之类的。
最东边靠近水箱这个房间,还有厕所洗浴间可以用。
赵常山给兄弟们选的房间不在楼上,而在楼下,楼梯旁边的一间房,这房子也不算小,是楼上一半大小,长宽都是4米5,还有个大大的桌子。
这样就不用委屈兄弟们了。
整面墙,密密麻麻的格子里,放着的每个人的牌子。
在这里每个兄弟都有个格子,而不是挂在墙上的。
而对面墙上,一面红旗一面是团队旗。
在这里,地方够大,旗也终于可以拿出来了。
房子在外面是看不到门的,需要一个机关才能把墙推开然后平移。
做的很巧妙。
把兄弟们都安置好以后,赵常山在餐厅这里仅有的一张大桌上写了对联和福字。
每个大门上面都有。
又用主屋这边的厨房做了面糊。
拿着对联开始贴了起来。
一直忙活到了12点,这才全部忙完。
在厨房做了一顿大餐。
给兄弟们也放了一大桌子。
今天高兴,赵常山直接喝了一瓶。
晃晃悠悠的上了楼,躺在自己的3米的大床上闭眼就睡了过去。
赵常山先做的就是书房里的东西。
一个巨大的书桌,然后就是书架。
前后也就用了两天,书房给搞好了。
客厅的东西也用了几天。
又给餐厅打造了一个大大的餐桌。
时间到了8月24。
油菜和小麦都差不多熟了。
赵常山把木工活丢在了一边,开始了修整拖拉机和收割机,确保在收割的时候不会掉链子,再把脱粒机给收拾好。和这个差不多,不过收割机是在边上牵引的。这种的是60年代后期出现的就是这种的,估计没有几个人见过。和这差不多,没有脱粒部分,没有这个长 第二天一早4点,赵常山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弄好一切,赵常山开着机器就出了院子直奔油菜地。
这东西不能中午收,太阳一照,种子荚就会爆开,肯定是会浪费不少。
趁着露水,赶紧收割。
老规矩,用装置顶住前进挡。
赵常山在后面操作收割机。
这个动力是根据轮子传输来的。
收割后的油菜秆直接全部进去赵常山的空间中。
不收割根本就收不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