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春闱一
弘治九年,是三年一次的春闱。
赵鸣也是干妥了这件事,才去的南京。
——这说明什么?说明朕知道轻重缓急。
二月乙亥,礼部会试,取中试举人三百名。
三月癸巳,皇上御奉天殿,策试这三百人。
虽说是天子门生,但殿试之上,高高在上、一言九鼎的皇帝既不能让人落选,也不能看谁顺眼,就路边抓个新人进去。
只能给这三百人重新排个名次。
并且大体上也就是个微调,4名变5名,20成了18这样。
很难把人从第299名变成第1名。
怎么看,皇帝也不过一个造型上的作用。
所以,这些进士大抵上只觉得自己或天赋异禀、或勤奋苦学、或那啥啥啥,反正这功名不是皇帝赏的。
毕竟皇帝真的决定不了什么。
而这一科虽有一些著名人物,但风头远远不能和三年后、弘治十二年相提并论。
三年后,不光那一科的进士星光熠熠。
就连落榜的也都各有奇遇。
放榜前后更是……
且先说回这一次,赵鸣亲自点了朱希周为状元。“姓朱,好啊。”
没有那一堆金木水火土,果然清新。再看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果然,南直隶永远都是科举路上的卷王。离的不远,又是同姓,八百年前说不定真是一家。“朱是国姓,名希周,也是好名。”赵鸣说,“且周有天下八百年。”
是个好兆头。
——八百年?你也是想瞎了心了。
他召朱希周上前,问了他年纪,再看了看他长相。"二十四岁,果然年轻有为,朕看你面相,能活到八十四。"可不是么,六十年一甲子。
今年是丙辰科殿试,六十年后又逢丙辰科,诸大绶状元及第。
嘉靖皇帝觉得两个丙辰科状元同在一朝,实属旷古盛事,这等喜事一定是他的功德。
“八十四?”
给你算命数,怎么看都是骗子。
不过,谁也不敢说皇帝是骗子,更何况早有“前科”,朱希周自然是喜不自胜。——皇帝点了我做状元,还说我能活到八十多!
——真是双喜临门啊!
看来少活一年都不成。
既是状元,自入翰林院为修撰。他这等资历,本来是没有资格当太子老师的。但既然太子没出阁,也就不算正经老师。小照似乎也开始逐渐接受自己的身份了。从前那个世界、离他已经越来越远了。
什么手机、游戏机,梦里都看不到了,许久也不再提了。毕竟,他那时候也不过才三岁而已。如今,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再三年。一晃就到了弘治十二年。
一想到弘治到不了二字头,赵鸣就觉得离自己的“死期”越来越近了。
皇帝屡屡预言别人能活几何,那是不是能算到自己何时寿终正寝、驾鹤西去呢?
当然是没人敢这么问。
某次筵席上,张宛只好当这个嘴替,替他问了出来。
"看相能看别人,但看不了自己。"赵鸣垂眸笑了笑,不是冷笑,也决不是微笑。矫情一点,勉强算是春水般的笑容。但是二月初春的水,不刺骨、但也有几分冷。
“朕能活到什么天岁,还得看大家的意思……”
大家?
哪个大家?
什么大家?
陛下,你别走,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哎,你说说清楚啊……
这三年,事情也发生的不少。
张宛和赵鸣自觉这考成法在二十四衙门中的试点不错,吏部可以推广。如今的吏部尚书是屠痛。弘治九年,吏部出缺。
明制,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如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谓之廷推。参与廷推的,是朝廷主要官员:六部尚书、都御史、六科给事中、通政使、大理卿及掌道御史等。如果大家反对,理论上皇帝就无法通过廷推任命。当然,皇帝也可以自己下旨。但臣子们多以这样的方式为耻,宁可不干、也不接受。
说好听点儿——就是皇帝你程序不合法。说难听点儿——这官来路不正,我不干!
前两年,赵鸣直接下旨让一个叫徐恪的升任南京工部侍郎。升官儿啊,这天降好事,不说让你感激涕零,起码程序上也要谢个恩吧。
可是,徐恪竟然断然拒绝了。
理由就是——“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而得者。臣生平不敢以他途进,请赐罢黜。”打人不打脸,这可不是打赵鸣的脸么。
啪啪啪啪。
说古代皇帝乾纲独断,你看这里、还是不够“独”断啊。自打废了丞相之后,吏部尚书算是朝廷最高官了。最后廷荐四人,意思是让皇帝在四个人里面挑一个。
就像那电影里面说的——
——“我们没有委任吏部尚书的能力,但我们有提供人才的能力。”——“如果排队上位的都是自己人,任命谁,又有什么分别呢。”不过,虽然有四个人选,但人选也是有先后的。
照廷推的意思,皇帝如果识相,就该选第一个——现兵部尚书马文升他也是资历最老,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