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
苏茵在一旁拉住了苏父,她轻咳了一声,开口说话时甚至还带着点笑意,“二婶,其实我是很乐意教苏华哥的。”
没等苏二婶脸上露出喜色,苏茵又接着道,“但是呢,我是有自己的教学策略的,如果真的让我来教,就得听我的,而且全家都得参与进来。”
教学策略?全家参与?
苏二婶露出犹疑神色,她昨晚预想了三房的几种反应,这却是超出她计划外的。
苏茵却没打算让她好好思考,慢慢应对。
“华子哥是很聪明的,这点我们都清楚。”苏茵用一句好话先堵住了苏二婶的口,又用一句重点牵扯她的注意力,“我看了他的卷子,他的成绩提不上来,除了基础不行,还有一个问题。”
苏二婶果然咬钩,“什么问题?”
“送分题的分没拿到。”苏茵拿过苏华的一张卷子,站起来展开。
“其实我们的考试里,有很多题目的分是白送的。因为这些题目,都是课本上有的,只要背了写下来就能拿分。”
苏茵简单解释了送分题的意思后,看向苏本顺,“爷,你记不记得咱们公社的口号?”
苏本顺:“当然记得。”
苏茵点头,“那如果现在试卷上有道题是问公社口号,你肯定能拿分。”
“华子哥的问题就是这样,你们看这道题,问的是邪马台口号,这个口号课本上肯定讲过的,如果华子哥记得,这道题就不会错。”
苏茵让大家都传阅了一遍,理解她所说的这个送分题意思。
苏家除了苏茵苏华这一辈,往上都是没怎么读书的,虽然都会认一些字,但那是从大队开的扫盲班里学来的,他们本身并没有怎么正经上过学。
换句话说,苏家爷奶包括苏二婶这些人,实际上是不太清楚考试是怎么一回事的。
这时候听苏茵这么一说,便都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
实际上,这道题是苏茵特意挑出来没难度的一道历史题,只考察学生能不能记忆——学习真的全靠背诵,那怎么可能呢?
哪怕是纯文科的题,那也是涉及记忆理解以及思维的综合考察。
苏茵故意略过这些,见苏家人接受了“记得就能拿分”这个设定,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我说的全家参与的学习策略,其实和这个有关系。”
“怎么样记得住记得牢,大家想过吗?就说爷你为什么能记住公社口号?是因为咱们公社老在喊这个口号,队长一开会又重申,对不对?”苏茵又拿苏本顺举例,增加说服力。
“所以可见,这个记忆的东西,和不断重复的环境很有关系,我说的全家参与,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咱们挑出华子哥课本里的知识点,每个人记几个问题,然后问华子哥,如果他答出来了,咱们换下个问题。”
“这样几次下来,华子哥就能记住所有问题,这是最快拿分的办法。”
苏家人听得点头,要他们背书他们可能会犹豫,只是记几个问题,听着倒还挺简单的。
只有苏华一脸苦色。
苏二婶也有点意动,“那其他题……”
“其他题可以慢慢学,贪多嚼不烂,华子哥基础不好,补起来也不是马上见效的,还不如先把最简单的分数拿到手。”
苏本顺,“是这个道理。”
苏茵这次成绩大幅提高,带来的好处之一是她在这方面说话是有点权威的,而她所说的办法,听着本也是很有道理的。
苏二婶有些松动,唯一疑虑的是,苏茵能有这么好心?
“茵茵挺会当老师的,说得一套一套,让咱们都听愣了。”她打着哈哈试探。
苏茵正色道,“也不是我才想的,邓老师说我最近成绩好,让我教班里的同学,所以我早就在总结办法了。”
这话一说,苏二婶再无疑虑,或者说,让苏华快速进步的急切蒙蔽了她的所有疑虑。
“这个,你和华子哥可是一起长大的,咱可不兴教外人亏了家里人。”她急忙道。
苏茵看她一眼,没说话,低头抿了口水,这才转向一圈。
“那大家是同意我的教学策略啦?”
“同意、同意!”苏二婶捧场道。
苏二伯也说,“你教好你华子哥,咱们一家都记你的好。”
苏家爷奶当然没意见,苏家大房以及苏父苏母,原本是有顾虑的,但因为这是苏茵自己提出,便犹豫着也同意了。
于是这事便这么定了下来,苏茵当场又让苏华拿来了课本,一一给苏家人分好了问题。
等吃过饭,趁着苏家人还在正堂,苏茵直接开问。
“华子哥,十九世纪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中心在哪?”
苏华,“……”
顶着苏家人集体望过来的目光,苏华压力巨大,他想了一会,犹豫地答了一个国家。
苏茵拍手,“答对了,说明你掌握了这题,明天我问你别的。”
苏华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