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声望很重要
重生,多麽高大上的词语。
曹阳前世也是艺术院校的编导专业毕业,在圈内混迹三十多年,最大的成就,是以执行导演和副导演的身份,帮那些挂名的导演或转行的导演,总览全局,做着导演的事情,并且还不是一次两次。
并且神奇的是,每次还都能取得不错的票房。
于是,他终于获得了一次执导小成本电影的机会。
然而,这部电影扑的很惨。
曹阳很气愤,为什麽同样是自己操刀,别人挂名导演的电影就能大卖,自己挂名就扑的连个水花都没溅起?
就因为别人名气大声望高?
就因为剧组被各种关系塞进来的演员演技太差?
就因为剧本被胡乱的删改?
可能是执念太强,重生了,居然带了个声望系统。
这破玩意没有乱七八糟的能力,功能就一个,能消耗现有的声望,转换成入戏体验。
入戏体验,是不是如字面意思一样,让演员能够体验一遍剧中人物的经历,曹阳也不知道,这破系统没有任何解释。
曹阳查看了一下,目前声望:10627,可用声望10627,入戏体验+1。
为什麽会有一次入戏体验?曹阳还是不知道,大概是赠送的?
目前声望无法转换成入戏体验,一转换就会显示-89373,也就是说,需要十万声望值,才能换一次入戏体验。
幸好系统赠送了一次入戏体验,可以给主角用上,增加主角演技。但一次入戏体验不知道效果怎样,还是要尽量找演技好的演员。
当务之急,提高声望,换更多的入戏体验。
虽然破系统没提示怎麽提高声望,但想想也知道,无非是票房和获奖这些途径。
现在才2000年,国内的电影产业,还在挣扎求存。
国内统计的荧幕数量,只有不到两千块。
二十年后,这个数量是八万多块!
相差如此悬殊。
商业片市场不好,票房暂时就别想了。
但好在还有文艺片。
市场好不好,对文艺片来说,无所吊谓。
去欧洲三大电影节拿奖,然后卖国外版权,名利双收,声望还能蹭蹭的增长,岂不美哉?
这才是文艺片的正确打开方式。
关键是怎麽才能获奖。
国内导演怎麽才能更容易在国外获奖?
落后丶批判丶社会阴暗面丶人性的恶……随机排列组合,就有机会入选主竞赛单元。
当然,要想在主竞赛单元获奖,光是这些还不够。
三大电影节的侧重不同,每年一换的评委会成员喜好不同,电影节每年的主题也不同……
想要获奖很难,影响获奖的因素太多了。
想要获奖也很容易,只要有几个评委喜欢你的电影,或者评委会主席力挺你的话,最起码也能在几个奖项中撸到一个。
这个年代,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奖项,还是非常有逼格的,全世界通行。
曹阳不想拍国内的愚昧落后和伤痕阵痛,去取悦那帮外国人,国外伤痕系列,他倒是很感兴趣,也非常想拍。
但现在拍不现实,既没资金,又没名气。
那就另辟跷径,拍一部极具个人风格的作者电影。
南棒有个很有意思的导演,拍摄的电影类型很单一,但却是拿奖专业户,很对欧美那帮人的胃口。
他既不拍色情暴力,也不拍人性的恶,更不拍社会阴暗面,他获奖的电影,只一门心思的拍女人。
在生活中捕捉和提炼出一系列大家见怪不怪,却又别有深意的言谈举止,将日常琐事和男欢女爱赋予哲学意味,藉此挖掘人性的复杂与善变。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对曹阳来说,这部电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场景简单,不需要特效,演员也少,拍摄又不繁琐,关键还省钱。
这又是一部作者电影,有非常浓郁的个人风格。
全片大幅运用固定长镜头,简单缓慢的推拉镜头,像田庄庄这种传统大导演,是不屑用的。
太简单太直白了。
当电影拍出来,肯定没人认为这是田庄庄的电影,风格明显不同。
如果这部电影让田庄庄来拍,以他注重人文主义关怀的风格,指不定就给你整出一部另类的《小城之春》。
电影的情节非常简单,女主角是着名女演员,爱上已婚大导演,发生了一段婚外情,这是前置剧情。
电影一开始就是女主受不了舆论压力,逃到国外散心,跟朋友吃饭丶散步丶交谈。
接下来女主回到国内,跟朋友聚餐交谈。
最后似梦似醒,与已婚导演相遇,吃饭交谈。
看起来平平无奇枯燥泛味。
实则枯燥乏味平平无奇。
特别是对于追求感官刺激的观影人群来说,这电影简直就是折磨。
没社会阴暗面,没暴力,没涩情,就俩字,平淡。
欧洲那边现在版本还没进化,更多的关注还停留在女性身上。包括女性导演的作品丶女性角色的塑造以及女性主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