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去镇上
刘荷花笑了笑:“谢啥谢,又不是不要你还,快去吧,一会驴车走了,你追不上。”
“嗯。”谢茯接下两文钱,再次道了谢,把包袱放在地上,“荷花嫂子,包袱压在你这,我走了。”
“去吧,我给你收着,等你回来拿。”
荆春草抱着孙子坐在门口玩,见她抱着一个破包袱,好奇地问:“哪来的包袱?”
“谢茯的,先放在我这,她晚上过来拿。”
“谢茯?”她怎么不知道村里有叫这个名字的姑娘。
刘荷花提醒道:“是谢家五丫头,她改了名字,叫谢茯。”
将包袱放在屋内桌子上,进灶房端了一个板凳,坐在门口:“娘,我借了她两文钱。”
荆春草无奈:“我早跟你说了不要和谢家五丫头走得太近,你不听,还借钱给她,要是还不了呢。”
她望着村口方向,驴车上坐满了人,缓缓驶出村子。
“荷花,借钱的事别到处说,你跟那丫头说,手里要是有钱早点还了,别和她走得太近。”
刘荷花点头应下,没有多说什么。
她体会过走投无路求人的心情,不仅仅是帮谢茯,也是在帮自己。
***
谢茯坐上了驴车,车上的婶子们围着她,说话跟机关枪似的问东问西。
“你说你叫谢茯,你爹娘知道你改了名字吗?”
“你晚上住在哪里?睡在林子中不害怕吗?”
“你说你都十八了,是个老姑娘了,以后不好说人家。”
“赶紧给你爹娘去认个错,找个好媒婆,给你说个好人家。”
“你去镇上买什么,手里有多少钱?”
“……”
谢茯低着头静静听着,不回答任何问题,其中一个婶子小声嘀咕。
“这丫头怎么不说话,真不讨喜。”
旁边的人用胳膊撞了她一下:“别说了,谢家五个丫头都不爱说话,蔫巴巴,死气沉沉的。”
见面叫一声婶子,话从来不多说。
谢茯心想,她也想多说话,长期吃不饱,加上天天干体力活,哪有多余的力气。
就像现在,饿得头晕眼花,根本不想说一句话。
要是回她们,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到镇上都问不完。
车上的婶子们又聊起了其他人家的八卦,欢声笑语,谢茯与她们格格不入。
出了村子,驴车上大堤,一路往东走。
大河对面是树林,听村里人说,林子旁边有很多村子。
到了大石桥,前面堵了好几辆驴车和牛车。
这时,谢茯的右胳膊被轻轻拍了一下,她转过头:“王婶。”
王红月,是个热心肠的人,不过爱贪点小便宜。
“五丫啊。”
“王婶,我叫谢茯,您叫我小茯吧。”
她笑着点头:“成,小茯啊,你别怪婶子们多嘴,和你爹娘断绝关系,你能去哪里?住得地方没有,吃喝呢,难道天天吃野菜。”
谢茯挺直背脊,望着河流,语气淡淡道:“不跟他们断绝关系,我也是天天吃野菜。”
干不完的活,时不时的还要挨骂挨打,家里养的猪和鸡都比她过得好。
王红月心疼地拍了拍她的手背:“断亲文书写了,按你爹娘的性子,哪怕你磕破了头,他们也不会再让你回家,傻丫头啊,你该想想清楚的。”
这以后一个姑娘家可咋过。
“难道你想当一辈子老姑娘不成,寡妇门前是非多,何况你是个没出嫁的姑娘,更容易招惹来是非,家里没个汉子不行。”
“你和家里人断亲的事已经在村子里传开了,要不了两天,附近的村子里都知道,那些个别有心思的光棍汉,二流子,他们会来找你麻烦。”
“这要是不小心发生了什么事,你该怎么活?丫头啊,你……唉,算了,婶子不说了。”
断亲文书已写,到了这个地步,不能回头了。
心中划过一股暖流,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谢茯感激道:“谢谢婶子,我会小心的,我自己选择的路,爬也要爬过去。”
第二次人生,她不想再受任何人的摆布,她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
转头看向身边人:“王婶,我向您打听点事。”
王红月点头:“你想打听什么?”
“我想知道怎么能赚钱,刺绣我不会,有没有不需要压钱,就能拿回家做的活计。”
“要拿回家做,都得压钱在那,每家压的钱不一样,你手里有多少钱?”
谢茯摇头:“我一文钱没有,坐驴车的一文钱还是找人借的。”
“那难办了,铺子里的活计都要压钱在那才成。”
也有不用压钱的,但那人家都在铺子里拿了几十年的活计,老板信任。
王红月想了想:“镇上有洗衣裳的,那些不用压钱,衣裳洗好,主家就把钱给你,不过我听说很多主家都会故意扣钱,赚不了多少,不如自己去铺子里拿活计。”
“对了,砍柴去镇上卖。”眼神在她身上打量一番,“你这小身板怕是不行,砍柴很累,运气不好,背到镇上不一定有人买。”
谢茯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