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改革科举
推演了一番局势,慢慢的,自己也沉浸了其中。
“若是我在朝中提及此事,首先定然是宾客盈门。”吕夷简怅然说道,“那时来的应该就是劝我回心转意之人。”
听到这话,赵祯也明白了,他默默的听了下去。
吕夷简继续讲述:“若是老夫执意不改的话,接下来应该就是满朝的弹劾了。”
说着他看向了赵祯:“到时,想来官家的案头八成会被弹劾老臣的奏章堆满。”
满朝的弹劾下,吕夷简就算不想辞职,到时恐怕也受不住压力的。
“真会,如此吗?”赵祯犹豫了。
李放双手一摊:“你这个皇帝尚不能一言九鼎,怎么就认为天子加宰相能让众臣俯首呢?”
若是加上了宰相,就能让所有人闭嘴。
那到底谁是皇帝?谁是宰相?
“老臣之前也非是不愿改革。”吕夷简趁机对赵祯进言道,“可老臣实在是捉襟见肘,苦苦支撑啊。”
改革就要花钱,可这会儿,庞大的军费开支,再加上其余的各项支出,已经让整个北宋国库压力山大了。
再贸然上马新项目,着实缺钱。
“如官家所言,要是西夏马上立国,我朝西北必起战事,这又是一大笔开销,此时国库实在是难以为继。”吕夷简十分为难。
听了两个人的劝解,赵祯不甘心的问道:“那难道朕就干看着?打退西夏前,就什么也做不了?”
“我不是之前和你说了吗?你先从教育这些方向下手嘛,改革要慢慢来的。”李放劝慰道。
赵祯一指吕夷简:“可吕公之前否了朕的提议,借口也是国库空虚!”
吕夷简听到此话,咬咬牙:“官家若真欲行此事,那老臣倒还有些办法,从其他地方拆兑出十几万贯来应不成问题。”
可教育这个事,是要覆盖全国的,别说十几万贯,就是几十万贯也打不住啊。
见吕夷简实在为难,赵祯长叹一声:“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等等,等等!”李放叫停了二人的谈论,“你们不就是发愁没钱吗?这事好办啊!”
“李郎君难道还能无中生有?”吕夷简质疑道。
既然知道李放是现代人,不是什么世外方士,那吕夷简也就明白了,他又能做什么?
就算李放在后世有些身份,可一个国家的耗费,岂是他一个人能支撑起来的?
赵祯却是不同,他期待的看向李放,希望他能出个好主意。
“你们啊,就是思维不会变通。”李放摇了摇头。
吕夷简拱拱手:“愿闻李郎君高见。”
“你们之前不就是发愁拼音和简体字怎么普及吗?费心去教,既要花钱,又要和守旧之人斗争,事倍功半。”
简单的重复了下他们面临的困境,李放干脆的给出了解决方案。
“既然这样,那就让民间自己去学呗?”
赵祯有些失望:“如果这样,那何时才能惠及天下?恐怕百年都不止吧?”
在他看来,李放这个主意和之前吕夷简敷衍自己的主意没什么两样。
要这么长的时间普及天下,那他何时才能找到足够多的人才,来帮助自己研究李放答应给他的现代技术?
“百年?怎么可能用的了这么久?”李放失笑,“只要你们听我的,三四年间,我就能让天下士子都学会拼音、简体字还有数字。不仅如此,还能能让你们中央朝廷赚上一笔。”
“不知是什么办法?”吕夷简半信半疑的问道。
他自问也算是精于政务的,可他想破头也想不出,哪里有效率这么高的办法?
李放自信的说道:“你们今天回去就宣布,日后的科举新增一项,考他们拼音,然后字全部使用简体字加数字,我就不信他们不主动去学!”
“啊?”吕夷简大吃一惊,下意识的立刻说道,“不可!不可!此事万万不可!科举取士乃是我朝之本,怎能轻易改动?”
“谁说不能轻易改了?”李放疑惑的看着他,“日后王安石变法,改变科举不也没人说什么?”
王安石变法之事,在之前吕夷简看的北宋简史中有写,他也清楚。
“可他最终变法失败了。”吕夷简驳斥道。
李放摇摇头:“那是因为他的其他改革触碰了在职官员的利益,如今我们只改科举,上有皇帝支持,下有你这个宰相,在职官员又不用重新科考,还有谁会反对?”
“这......”吕夷简有些语塞。
说到底,他的反对,只是出于老成持重的本性,不能接受一下子这么剧烈的转变。
对于李放所说的内容,他也清楚,这确实是个改革教育的好办法。
李放继续补充道:“改科举前,你们放出声去,就说今年科举改制了,然后再将教课书印了出去发卖,整个大宋这么多文人士子,我就不信赚不到钱?”
在中国,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在教育上,大部分人是真的肯下本的。
吕夷简试图反驳:“若如此,那些寒门学子恐怕就要被埋没了。”
“这怕什么?拼音、简体字、数字这些内容,说起来复杂,其实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