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元辅 > 第161章 南察风波(十)

第161章 南察风波(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近在用的看书app,【 \\咪\\咪\\阅读\\app \\mimiread\\ 】书源多,书籍全,快!

不过这事其实没什么值得一叙之处,“谤君”本就是构陷,申时行的票拟也只是为了保护那些言语过激的言官,而此时谤君案都已经盖棺定论了,再谈也谈不出个名堂。

因此高务实随口解释了几句,申时行代表内阁对他的辩解表示理解,这事就算揭过了。

高务实曾经希望王锡爵跳坑的局面没有出现,王锡爵根本不跳坑,但其他目的基本达成;申时行保护本派言官的计划也没能圆满成功,但好在保护了绝大多数,只是被抓了几个典型。

整体来说,双方这一次都不是很如意,但也都还在各自的接受范围内。现在皇帝挑这样一个时候把事情提出来,大概也有劝和的意思。既然如此,那就先这样吧。

回去的路,因为皇宫反正只能步行,张学颜和吴兑干脆找到高务实“闲聊几句”。张学颜因为是做过户部尚书的人,本身在内阁之中就是管着户部这一块,而吴兑分管兵部,也是与此战有关的,他们找高务实也显得正常。

张学颜主要是担心户部的情况,辽东的军资储备工作本来就进行得不久,而眼下朝廷缺钱缺得厉害,后续三年能不能按计划储备都不好说。现在闹出这么一档子事来,户部的压力明显还要更重,张学颜担心高务实能不能应付。

至于吴兑,他倒是挺相信高务实的理财能力,他找高务实主要是想得到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可用额度”——毕竟也不能让辽东方面敞开了花嘛。

其实这都是小事,高务实给了张学颜一个肯定的答复,表示只要江南商税的事能够拿下来,这些花销都不是问题。

张学颜则有些担忧,问如果拿不下来怎么办?高务实表示即便真出了意外,实在拿不下来,他那里也有应急手段,让张阁老不必担忧。

虽然高务实没说这应急手段到底是什么,但从以往的经历来看,高务实说话还是比较有信誉的,张学颜于是便不再多问。

吴兑的问题也好回答,高务实告诉他,眼下辽东的储备,除了甲胄和冷兵器需要问一问王家的兵工厂之外,其他都可以全面供应。不仅火器可以敞开了用,甚至包括冬衣和粮食都可以按照完全满足作战来补充。

吴兑有些吃惊,火器方面也就算了,毕竟京华的开平工业区离辽东不远,而且还可以海路转内河运输,到时候实在不行高务实也可以让京华提前供应,算是朝廷赊账。但冬衣和粮食可以敞开供应,他就有些意外了。

对此,高务实解释说今年的玉米产量据说涨势喜人,明年乃至将来都肯定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产量还会强势爬坡,到时候辽东军的吃饭问题肯定能解决。甚至不仅吃饭问题,包括战马的喂养也会得到保障——玉米在后世的中国可是有一大半作为饲料原料使用的,而且是相当优秀的饲料原料。

当然,其实高务实在辽东种植的玉米也不是完全顺顺利利,尤其是育种问题。这东西原产地是美洲,忽然移植到中国来肯定有些水土不服,而且辽东的气候环境对于他靠偷“引进”的玉米种子来说,适应性也不够好,因此有不少地都废了大半。

但这其中剩下的部分就可以作为本地培育的良种看待,虽然从产量、口感等各个方面而言,都还远远不及后世的水平,但如果不太考虑口感,只解决果腹问题的话,即便是眼下的玉米也相当不错了。

至于产量,单位产量虽然只有后世的一半左右,但那也不是问题,如今辽东的人口才多少?只要扩大种植面积,这些都不是事。而种植面积……说来惭愧,辽东现在的荒地还真不少,你想扩大就扩大,只要劳动力到位,暂时根本不愁没地。

就算是辽南的那些本不太适合种粮食的弱碱地,种种不需要精细照料的玉米也完全不是事——了不起单位产量再低一点呗,无所谓啊,我辽东地广人稀,又不是江南!

至于冬衣,这也是高务实的功劳。柞丝虽然也是丝绸,但它的价格并不如蚕丝那么高不可攀,而且辽东还特别适合柞丝产业,在高务实的力推之下发展迅速。

当然,冬衣肯定不能只穿几层丝,更重要的是棉花。辽东方面的日照情况其实还不错,尤其是辽南,棉花产业的发展也称得喜人——这个“喜人”也是按照辽东人口来说的。至少在三年以后,辽东的棉花生产也肯定能供应辽东军的冬衣需求。

织造技术方面,有京华生产的山寨加强版珍妮纺纱机,产能自然大大提高。至于如何适配棉花纺织,高务实全程没管过——京华养各种大匠多年,总得有些收获。

在回去的路,高务实又仔细思考了一下努尔哈赤这次北的用意。他发现努尔哈赤这次的举动,可能不止是与图们平分南北二关这么简单,很可能是因为抚顺关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所以他现在需要扩张。

眼下开原有三处马市:新安关、广顺关和镇北关,而抚顺则只有一处。

从互市的频率来说,万历初年,抚顺三日一市,而开原则是无日不市。

互市的人数,抚顺互市的人数每批多者不过百余,而开原互市则是动辄数百,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