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元辅 > 第161章 南察风波(廿二)向西

第161章 南察风波(廿二)向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此次这般。

这样的话,稍微提前一点出兵帮他们收复西城也说得过去。

于是曹簠派人通知纳林布禄和布寨,说明军在东城修整两日,第三日起便会出发,助叶赫收复西城。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app,【 \\咪\\咪\\阅读\\app \\mimiread\\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当然,收复西城这种事,曹簠可不打算让明军包打,他要求叶赫与他同时出兵,在保留部分守城力量以免东城被图们意外偷袭而丢了老巢之外,剩余的力量都必须投入到西城收复战之中。

布寨对此自然是没有异议的,纳林布禄有没有其他想法不清楚,但他思索了一下也就答应了下来,期间并没有表现出很为难的模样,看起来好像只是在盘算要留下多少实力守城。

曹簠本人当晚就让随军文书草拟了一份奏疏,除了报捷说吓退图们、解救东城之外,主要便是提到叶赫主动要求加贡这件事。

他自然是完全赞同这个做法的,虽然迄今为止这些贡、补贡、加贡什么的,大明其实基本都在亏本(回赐的价值总是更高),但此次叶赫的加贡有明显的臣服之意,朝廷的大人们一贯喜欢这个调调,他相信这个提议不会遭到拒绝。

叶赫的办事效率这一次也破天荒的高,即便朝廷的答复就算再快,估计也得十天半个月,但叶赫仍然在次日一早就准备好了加贡的队伍,一路缓缓地向南进发。

他们打算到了辽阳或者只需要到沈阳就先停下来等待朝廷的回复,然后趁着辽河、浑河尚未完全封冻而乘船南下营口新港。如果河道已经封冻了,就走陆路南下,总之最后都不走山海关而从海路去天津。

原本早年间大明是不允许这种“换路”行为的,后来由于天津港有太多京师勋贵甚至文臣参与其中,这条规矩就逐渐成了空文。除了那些死都不敢船出海的旱鸭子之外,很多人只要海路便捷,便都会选择走海路。

沈阳、辽阳都是高务实势力覆盖的范围,只不过辽阳有巡抚李松这个“外人”,叶赫方面现在也隐隐有些知道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更希望在沈阳停留等候。

不过这都不关曹簠什么事了,他在约定的时间带着大军出发,向西去收复西城。随行的有布寨的三千七百骑兵和纳林布禄的四千两百骑兵,而两人所部的步兵通通留在了东城看家。

这也能看出叶赫原先的实力的确不弱,到了眼下这个局面,他们两贝勒所部的骑兵加在一块仍有差不多八千之众。

八千之众,放在蒙古都可以算是一方不大不小的首领势力了,而放在四分五裂的女真,那自然更加强大。何况叶赫这八千骑兵还不是他们的全部兵力,他们还有为数不低于骑兵的步兵,甚至哪怕骑兵,这也不是他们的完整家底。

之前说过,叶赫的贸易特点是会做大量的转手买卖,在辉发、乌拉以及长白山诸部、野人女真诸部等地区,都有叶赫的商队定期去收货。这些商队跑那么远去搞收购显然不能全靠两条腿,总要有些牛车马车,同时还需要有自家马队保护。

这些人和马平时固然分散,但如果是叶赫自身早做准备,还是能够聚集在一起的。这也是此前高务实杀清佳砮、杨吉砮时判断叶赫最多能凑出将近两万骑兵的缘由。

不过话说回来,叶赫偏重商贸,麾下的马队经常都做运输队使用,也导致他们在战斗专业性有所不足,原历史叶赫后期被努尔哈赤吊打,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毕竟叶赫那几次大败亏输的战争,如果单从兵力而言,实际处于劣势的反倒大半都是努尔哈赤。

两万明军、八千叶赫骑兵,将近三万大军西出,图们的精锐蒙古探马自然早早便发现了踪迹。不过,根据叶赫方面的斥候回报,图们并没有太多动作,只是“闭城作死守状”。

得知消息,曹簠冷哼一声:“闭城死守?本帅看他是真要‘死’守在西城了。”

张万邦更是哈哈大笑,朝麻承勋看了一眼,道:“参戎,前些天你麾下刚刚补了一批新炮,我记得现在总计得有七八十门三号炮了吧?”

麻承勋是麻家将,高务实的心腹嫡系将门之一,而且又负责镇守开原这种要地,换炮早自然是应该的。不过他对于张万邦的打趣却连忙摆手,道:“炮是有七十多门,不过你也知道,这三号炮可不是用来攻城的玩意儿,要轰开城门或者甚至城墙的话,至少也得来一批更大的,比如二号炮那样,可咱们这次没带啊。”

女真人的地盘嘛,道路修得实在不咋地,甚至应该说根本不算修出来的路,只能说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种水平。这种道路条件,能带着这么多三号炮就已经是靠着新式炮车的便利才达到的水平了,要是带重型火炮,鬼知道一天能走几里路。

张万邦听了却大摇其头:“那却不然,我这次仔细看过叶赫东城,如果西城的城防水平和东城差不多的话,那就根本不必二号炮,三号炮只要能集中使用,绝对是能轰开的……只是个时间问题。”

谁知道麻承勋仍然不同意,也摇头道:“你只说了火力这一个方面,还有另一点你没细想:三号炮轰城防想要取得突破,需要大量的炮弹慢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