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元辅 > 第231章 赐

第231章 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原来此时日本的“姓”其实有三种方式,分别“氏”、“姓”、“苗字”。其中氏是历史最悠久,也最有来历的,象征着血源。一般是天皇最早的赐姓,比如有出云氏、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等氏,通常被看做最为尊贵的“姓”。

而他们常规意义上的“姓”和汉语中的“姓”含义却并不相同,在日本指的是位格,是一种等级,有公、臣、连、造和所谓的“八色姓”,即真人、朝臣、宿祢等,每一个姓有不同对应的地位。

比如“真人”是天皇子孙才有,“朝臣”则是人臣中的最高格,由于源、平两氏都是天皇子孙下降臣籍而来,为人臣中最高等者,所以多称朝臣。,至于“姓”出现的时间,大概是在大化改新之前。

而刚才小九郎提到的“苗字”,则是平安朝出现的,实质上是分家的号。比如足利、德川,这就跟天皇所赐没有关系了。

所以,此时一个完整的日本姓名是氏姓苗字字或通称名。刘馨告诉高务实说,如他们俩平常说的德川家康,其全名就是“源朝臣徳川次郎三郎家康”这里的“次郎三郎”是通称,意指这家的当主是次郎,而家康这个人是次郎生的第三个孩子。

这很麻烦吗?当然麻烦,但有时候还会更麻烦,因为还会顺序颠倒。比如他们俩交谈的时候所说“织田信长”,实际上应该是“织田弹正忠平朝臣信长”平是氏,弹正忠是通称,织田是苗字,信长是名,朝臣是姓。

说到这里,刘馨又告诉高务实,大部分的日本平民现在都是没有广义上的姓的,是后来明治维新时天皇下令,才让他们自己取的,具体时间应该是明治八年。

当时颂布的让日本平民取姓的法令叫什么呢?其实叫平民苗字必称令,也就是说,那个在后世被看做是“姓”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小九郎刚才提到的“苗字”。

汉人很早以前也有“氏”,后来被简化了,所以高务实对日本现在的情况在刘馨解释之后就立刻明白过来。

不过他还是问了刘馨一句:“那我们要让小九郎这样的人回日本并混到某些重要位置上,总得让他们有个姓或者说苗字吧,毕竟又不是人人都能有丰臣秀吉的际遇。”

“这个好办,上位者可以赐予。”刘馨道:“既可以赐他们苗字,也可以赐他们通字和偏讳。”

高务实沉默一下,无奈道:“这通字和偏讳又是什么东西?”

“这个嘛,我先得告诉你,日本的避讳和中国儒家的避讳有所不同。刚才我们说的都是姓,而日本人的名细究起来,是由通字和偏讳组成的,其中通字不需避,而偏讳需避。

这个通字,一般是家族所传下来的传统,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派名,就好比你们高家六房到你这一辈,名字中间都有的这个务字一样,在日本便大致可以说是通字。

至于偏讳,其实就是代表那个人的名。假设把你的名字放在日本,那么务就是通字,实就是偏讳。称呼你的时候若需要避讳,就只需要避实字,务字不用去管。

不过,赐姓是避讳中的一种特殊的例外。日本赐姓的方式,一般是上位者用自己的偏讳赐给下位者做通字,这就是相当于把下位者的家族传统给改了,这种行为叫做遵尊者意,所以无需避讳,而且还是一种常见现象。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上杉谦信,他的正式名字先后叫过景虎、政虎、辉虎等,而景原本为他长尾家的通字,后来因上杉宪政的姓氏和偏讳政字而改名为上杉政虎。但是后来足利义辉比上杉宪政地位更高,所以在赐姓时就用自己的偏讳替代了政字,上杉谦信从此就改名叫辉虎了。

而如果上位者将通字赐给了下位者,那这种恩宠就显得更加特别,意思嘛有点我把你当做家人的那种意思,如奥平贞昌就由织田信长赐通字,改名为奥平信昌。德川家康因此也更加重视此人,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高务实长长的“哦”了一声,略一思索,道:“那这次的五十个人,他们该不会都没有苗字吧?”

刘馨道:“个别可能有,因为降倭夷丁中有些人原本是下级武士,他们是在主家战败之后不得不做海盗的。不过大部分人肯定没有苗字,你得赐予他们。”

高务实一愣:“为什么是我赐予他们,他们是你的部下,不是该你赐予他们苗字?”

“我当然是可以赐的,但是我刚才不是说了上杉谦信的例子吗?足利义辉的地位比上杉宪政高,他的赐予就更有地位。”刘馨一摊手:“我一个姑娘家,在大明朝廷里连一官半职都没有,所以我赐他们苗字也好、通字也罢,都谈不上尊贵,那我赐不赐有什么意义,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取一个。”

“哦我知道了。”高务实点了点头,但又有些皱眉:“那个苗字,是可以随便取的?”

“你要说随便也可以,但我建议你还是多少考虑一下日本苗字的那种风格,以免他们顶着一个中国姓氏在日本厮混,连傻子都知道有问题。”

高务实笑了笑,转身走回小九郎面前,大声冲着所有被选出来的降倭夷丁道:“方才贵主刘姑娘为你们争取了一个荣誉,请我以大明太子太师、户部尚书的名义,为你们赐予新的苗字、通字甚至偏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