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元辅 > 第252章 借力打力(上)

第252章 借力打力(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郑国泰的吃惊完全在高务实的预料之中,因为高务实很清楚郑家姐弟在原历史中的表现,对于他们姐弟的政治水平,高务实大概只能给两个字的评价:呵呵。

郑皇贵妃最大的本事所在,就是保持自己在皇帝面前数十年荣宠不衰。这固然是一项很厉害的能力,可惜她的全部能力仅止于此,另一项与此同等重要的能力她却连皮毛都没挨着,那就是:如何以最大效能来利用这样的荣宠。

中华数千年,历史受宠的后宫嫔妃不知凡几,但真正会利用这种优势的人却不多。恃宠而骄本是其中最蠢的一种,偏偏很多受宠的后宫嫔妃还就只会这个。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后宫一直都是一个争权夺利、你死我活的竞技场。在这个竞技场中,除了理论超然物外的皇帝之外,一般只存在三种人:

第一种是有野心又有头脑的能人,比如武则天;第二种是无野心无头脑,安分守己的平常人,这类人一般不会史书留名,即便有也只是其身份地位所带来的记载;第三种是有野心但没头脑的笨蛋。在高务实眼里,郑皇贵妃基本就属于这种。

原历史的万历朝有不少大事件在后世备受瞩目,其中极其有名的政治事件之一就是国本之争。文官集团多数大臣支持出身低微的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而万历宠爱郑皇贵妃的儿子——皇三子朱常洵,废长立幼的心思很明显。双方在这件事耗了至少十五年,最终以朱常洛被立为太子、文官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十五年是什么概念?在这个时代,十五年相当于一代人成年了啊!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郑皇贵妃母子一直深受朱翊钧宠爱,其废长立幼的心意已经那么坚定,郑皇贵妃居然没能把握住机会,将自己的儿子扶皇太子之位,怎么看都让人对她的能力表示严重怀疑。

当时的大臣一拨又一拨争先恐后地冒着被杖责、罢官甚至下狱问罪的危险为朱常洛争取,但却很神奇地根本没人帮郑贵妃母子说话。

固然,相比其他朝代,大明官员的气节在某些时候的确更令人佩服,很多官员为了道德礼义等原则性问题都敢和皇帝对着干。

然而,政治就是政治,它从根子讲究的就不是道德礼义,而是利益,也只有利益。

大明官场之中固然有高德大义的君子,但更多的永远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投机倒把的小人。而事实朝廷大臣也远不是铁桶一块,虽然与当下的实学、心学之争有别,但当时齐、楚、浙三党党同伐异,激烈程度可未必逊色于当下。

若以高务实的角度来看,这其中有一个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即郑皇贵妃只需要以母子受宠的优势为基础,利用三党的矛盾,拉拢其中一党,分化消灭另外两党,逐步培养壮大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何愁大事不成?

退一步来说,即使郑贵妃选定培养的势力本身不强大,但在大明的独特体制下,只要其尚在朝中存在,依旧能成大事。

举个例子,世宗朱厚璁刚从兴献王世子被迎立为皇帝时,完全孤家寡人一个,但是他利用张璁、桂萼这两个中下层官员在朝中冲锋陷阵,就硬是彻底击败了以杨廷和、杨慎父子所领导的庞大文官集团,取得了“大礼议”事件的最终胜利。

这说明什么?说明对于皇权而言,只要朝中有人帮腔,成事根本不难,即便帮腔的人势小力弱也无所谓,因为官帽子这玩意归根结底是皇帝说了算,他想给你个大的,你就能拿个大的。

然而遗憾的是,不知道郑皇贵妃是不明白这一点,还是明白了但做不到,反正那些平日里为了个人利益或是小集团利益斗得死去活来的各路党派,在立皇太子这个问题居然齐心协力地和郑贵妃对着干,并且不惜押寒窗苦读十几二十年才得到的顶乌纱,甚至宝贵的生命。

如果说当时的大臣都是真心实意奉“立长不立幼”为圭臬,并为了维护这一原则不惜牺牲一切,那绝对是骗人的鬼话。政治斗争的目的要么是维护个人利益,要么是维护集团利益——除非人人都是穿越客,如高务实一般站在历史高度去归化自己的行动。甚至就连高务实,他也还同时考虑自己的利益呢。

因此,出现这种局面唯一的理由,有且只有一个:大臣们根本看不到朱常洵入继大统对自己的好处。换句话说,就是郑皇贵妃母子不值得大臣们为之尽力。

郑皇贵妃入宫受宠这么多年,在外廷的审视之下居然糟糕到这份,也算是个人才了。

至于郑国泰,这位老兄在原历史的表现就是……老实巴交。

什么叫老实巴交?就是皇帝要他配合演戏,他就老老实实配合皇帝演戏;大臣们邀他一齐疏请皇帝早立太子,他又老老实实跟着大臣们疏。

啊这……您到底站哪边啊?

当然,他的这种态度倒也未必一定是“老实”,或许只是单纯的人傻,好忽悠罢了。

此时此刻,郑国泰也正完美展现着他好忽悠的这一特性,被高务实这样一诈,立刻大惊失色、坐立不安起来。

他问高务实“此言怎讲”,高务实非但不答,反而轻轻摇头,哂然一笑,端起最后一点咖啡一饮而尽,抿着嘴似在品味。

郑国泰先前进来的时候看似已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