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顽贼 > 第七百零九章 付总兵

第七百零九章 付总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钱、国家多收钱。

崇祯很开心,这才是办事的能吏嘛,不能朕一说什么事,朝臣这不能办那不能办的,你当大臣你不得琢磨怎么办吗,难不成天下就烂着?

梁廷栋因为这个建议,得罪了很多人。

都是官员,这些常例都这么过来的,潜规则没人捅出来,不知道的圈外人就永远不知道,就比如皇。

你一说出来,皇觉得我们个个都贪,就你梁廷栋撇清了关系,叛徒,损人利己的王八玩意儿。

结果事情也并没有像梁廷栋想象中那样,遏制住贪婪风气。

他的本意是开源节流,但是有些想当然。

归根结底,只是他的身份地位,已经不需要考功来进步,所以了房就抽梯子。

这事并不好办,朝廷又不可能不考功,照梁廷栋这意思,朝廷就暂时先别选官了,反正选出来也是一堆废物,不如先拿这笔公务支出养兵。

关键它这笔地方摊派的钱本身就没在朝廷账,根本不进国库,地方就算把这笔摊派停掉,也开不出源。

然而遏制风气,它是需要朝廷再多养一批人,巡查也好、访缉也罢,反而要从国库多支出,也就是又开新流了。

所以这项政策在朝廷这,就只能算一半:你就说辽饷能不能征吧,好,梁廷栋说该征,必须征。

就跟杨嗣昌提出针对东虏西贼,封王杨麒、议和承宗、驻军朝鲜等一系列分化、遏制政策一样。

到崇祯那就只能办个封王杨麒,而且行动力非常强,立马就给办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毕竟。

议和丢脸,崇祯未必丢不了这个脸,但很多朝臣不能让崇祯丢脸。

驻军花钱,崇祯未必花不了这个钱,但很多朝臣不能让崇祯花这个钱。

唯有封王,仅消耗铜印一枚,使臣一位,大家都能接受。

甚至还意外消耗后金的金印一枚,使臣一位。

不光让自己少花钱,还能让后金多花钱,这不双赢吗?

虽然梁廷栋的建议并没能得到妥善执行,但他必然会得到崇祯皇帝的赏识,己巳之变时接任自杀的巡抚王元雅,如今又接任丁忧回家的杨嗣昌,一跃成为宣大山西三镇的总督。

付仁喜的情报,报告到梁廷栋这,新任总督才发现宣大还有这么一号手段通神的人物。

抬手就给朝廷奏一封,要把此人以督标总兵的官职,暂留宣大。

梁廷栋非常精明的人,就付仁喜这个朋友圈子,一眼就看出了付仁喜的真身。

逻辑很简单啊,宣大山西总督,职责是啥?是三镇战守,又没啥复套、攻陕的职责,就是守好三镇就行了。

东边南边是咱自己人,西边北边都是他的朋友。

付仁喜在这儿,属于无敌之人啊。

这么个玩意,你给他调到蓟镇去,过两天让人给打死了,那不是国家的损失吗?

当然,梁廷栋也防着他呢,所以拿出的官职是标营总兵,留在身边小心看着,既能利用其影响力,又能避免其干大事。

付仁喜对新的任命很开心,就地抽调家丁,还从代州招了很多自己训练的乡绅团练,凑出两千人督标营。

本来按梁廷栋的意思新组建的督标营,要广泛募兵,但付仁喜觉得后金和元帅府都已经推到边外,没准啥时候就会冲进来,练兵来不及了。

不如先抽调部队,有多少人算多少人,积极备战,能用就行。

他的直觉是对的。

实际,就在他被任命为督标总兵,抽兵建营的同时,后金军已经从宣府镇的云州东部,凿开边墙,渗透入边了。

即使有刘承宗通报边外军情,也没赶后金军的行军速度。

云州龙门一带,边外是燕山山脉的西部山区,阿济格等后金将领,对那边熟悉的很。

崇祯七年,他们就曾在那边破口而入。

今年也不例外,阿济格最有把握的依然是云州东部。

厚背砍刀开路,勾索爬山翻墙,钢钎凿开边墙,军兵自墙袭击关口驻军,随即开门,放兵马入关。

整个过程只花了两个时辰,几处墩堡就被攻陷,大军随即自破口长驱,并不分掠,只是分兵数路,直朝延庆州奔袭而去。

因为这附近在前年都被掠过,对阿济格来说,城堡残破,也没啥好抢的,还容易打草惊蛇被堵住,所以他要分兵齐进,在速度进掠延庆州,并袭击尚无准备的居庸关,才能成功破边。

当然,想的好着呢。

实际入边的二十二旗军队,一经分散就撒欢了,到处都在抢劫。

没有人比崇德皇帝黄台吉更懂后金军。

他三令五申的纪律,就是他心目中八旗军的理想状态。

但再三申明纪律,恰恰说明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这就和食堂贴着禁止殴打顾客一样,看着挺离谱,但只要贴了,肯定是有人殴打过。

出兵之时,黄台吉给阿济格说那一堆军纪,反着听,就是黄台吉不管军纪、不以惩罚恐吓后金贵族的时候,后金军的真实状态。

行军喧哗、擅自离队,扒衣裳杀行人,见人抗拒则走、顺从俘虏被杀,离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