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舍弟诸葛亮 > 第539章 刘璋认栽

第539章 刘璋认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费观认出董和,自然少不了一番故交寒暄,也会问起董和这几年在刘备处是否得意。

这种场合,董和肯定会尽量为主公吹捧,极言刘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仁义爱民、深得人心。

费观在梓潼驻扎了两个月,因为梓潼的百姓,都受惠于诸葛亮在此推广的林邑双季稻。如今随着早稻收获,百姓也都鼓腹讴歌,费观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一片称颂怀德的景象。

这种情况下,听到董和所言,他也就不会觉得是吹牛,而是真心实意相信了。

费观思忖良久,忍不住叹道:“久闻玄德公仁义播于四海,没想到竟能做到如此程度。我辈久居蜀中,倒是有些井底之蛙了。

既然子远兄和幼宰兄都已做出了抉择,小弟又岂敢逆天而行?不过此事终究要给主公留个面子,不好直接强夺。

否则坏了同盟之谊,曹贼大敌当前,我们却因为这些事情内讧起来,岂不是弄巧成拙?”

费观在短暂的犹豫之后,就选择了倒向刘备。说话也不再藏着掖着,已经开始考虑如何避免“因为自己倒向刘备、导致刘备和刘璋翻脸”了。

只能说,吴懿的倒戈、董和的拉拢,对费观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刘璋本就暗弱,御下无能,到了墙倒众人推的时候,只要最初几个坚贞忠义的臣属倒戈,后续就会出现雪崩连锁的反应。

就好像历史上诸葛亮张飞分兵入蜀的时候,张飞迫降了严颜,随后巴郡一路诸县都投了张飞。

严颜只要现身说法,拿“我这等对主公忠义之士都投了,何况你们”说事,那些小县城的守将和县令哪有不降之理?

如今吴懿的倒戈,也算是一张关键牌,形成的连锁雪崩太明显了。

而面对费观的担忧,董和连忙打包票:“此事不必贤弟忧心,只要贤弟与子远同心,以梓潼供给抗曹大军,便足够了。

后方的事情,我主已命我亲赴成都,向刘益州陈明前线诸将不听节制之过,为了统一军令,才不得已如此。”

费观听董和居然敢以身犯险,也为他捏了一把汗:“万一季玉公恼羞成怒呢?或是黄权、王累、法正有进谗言,断绝盟好呢?幼宰兄此去,岂不是以身犯险?”

董和还是很坦然的样子:“放心吧,孔明先生早就说过了,刘季玉不是斩使之人,他没有这份胆量,最多只敢对自己人动刀子。何况这事儿本就是益州军抢功冒进、打乱同盟的全局战略部署,理亏在先。”

董和倒也不是舍生取义、真的完全不怕死,而是他很相信诸葛亮交代他的那些判断。

刘璋要是敢为了这点事情直接杀害使者,那他的益州就整個别想要了,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做出来,刘备能直接振臂一呼,返身先把他给灭了。

现在刘备已经把梓潼和江州这两个关键节点都捏在自己手上了。江州刘备只拿了江北部分,江南还在严颜手上

蜀地外围的山川险阻都已经被刘备甩在身后,只要双方翻脸,那就能直接在成都平原上进兵。

这种战局态势,刘璋就是有十个胆都不够刘备打的。

费观见董和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已经不可能更敞亮,他也只能任由董和施为。只是私下里又交代了几句,希望董和出使时,能想办法捞出一些费家和吴家的家眷。

虽说费家和吴家,都跟刘璋有亲戚关系,不用太担心刘璋的加害。但这些人历史上也都投了刘备,现在刘备已经把局势烘托到这个份上了,他们也只能顺势而为。

……

于是,此后几日之内,刘备军就入驻了葭萌关和梓潼县,把这两个关键节点握在自己手中。

两地的驻军,也从一开始的全部由益州本地士兵驻防,变成有少量荆州兵参与驻防。

益州兵也有被换防到阳安关前线、参与劳役修墙的,不过刘备都是重赏钱帛,收拢人心,确保每一批士兵劳动强度都不会太大。

梓潼本就是刘璋留在前线的粮仓,要长期供应葭萌关驻军的军需。当地存粮足有数十万石,够五万大军吃上将近一年。就算未来刘备增兵,把前线军队扩大到十几万,也能吃上四五个月。

再往后,如果战事还要拖延,那刘备还得指望刘璋从成都平原运秋收的粮食过来。不过算算日子,如今已是五月中下旬,再迟四五个月,都快入冬、秦岭要再次大雪封山了。

曹操应该是撑不到那时候、就得决定是攻是退了。

指望曹操把几十万大军放在汉中跟刘备对峙、还是冬天秦岭谷道全部被大雪封住的情况下,你就是借曹操十个胆子他也不敢。

所以,全须全尾地拿下梓潼,基本上就等于刘备在汉中之战期间的粮草后勤稳了。刘璋此前为了常年守关相持而在梓潼囤积的海量粮草,都便宜了刘备。

入关后第四天,以刘备之尊,都忍不住亲自来梓潼县视察了一番,还带着庞统。

刘备亲自要来账目验看,还跟着去粮仓浮光掠影估算考察了一下,最终也是震惊得不行。

“按这钱粮账目,梓潼的军粮存储,居然有七十八万石之多?士元,粗略核计,实际真有那么多么?”刘备看清统计数字时,忍不住震惊地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