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三六九等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三六九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那就是请教自有丰富经验的人,或者说是自己心目里的能人。

正如孙策临终叮嘱弟弟孙权的话一样,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

宁卫民无论遇到了什么事儿,兹要想不明白,他当然就得去请教自己的师父康术德了。

这几乎已经成了他穿越到这一世的一种依赖本能。

也是孤儿身世能够得到抚慰的一种精神慰藉。

是一种幸福。

所以因为选址的问题,他也就烦恼了两三天,就毫不犹豫的扔下身段儿了。

当然,有求于人就必得有所表示啊。

何况老爷子头两天还发作了他一把。

抱怨他不给买酒喝呢。

于是这次,宁卫民就打了电话,托糖业烟酒公司的黄新源从他们内部渠道,搞点“南黄陈绍”送给老爷子。

说实话,如今高品质的南黄酒已经不似过去那么少见了。

因为自打1981年起,京城对外埠开放酒水市场之后,各路酒厂就纷纷携带自家好酒进京开拓市场。

而且最近也是赶巧了,即墨黄酒厂的厂长携带本厂的老酒进京四处活动,正在大宴宾客,四处送礼,为自己的产品做推广。

于是黄新源一点也不为难,不但痛痛快快根据宁卫民的需求,给他搞到了两小坛十五年的绍兴元红。

还白给了他两瓮即墨老酒,算是人情往来的搭头儿。

要知道,那即墨老酒虽说是属于康术德不大看得上眼的“山东黄”。

但这酒历史却很悠久,能追溯到战国时期,也曾受到几代帝王的推崇。

再加上那两瓮酒的包装精美非常,居然做出了二龙吐珠的造型,一看就是高档产品。

宁卫民去取酒的时候就知道,这酒的味道肯定也是顶呱呱的,应该远胜过一般的南黄酒。

所以这下子他回家的时候可有面子了。

果不其然,康术德一看见徒弟居然给自己带回来这么些上档次的黄酒,加一起足有十升。

乐得皱纹都藏不住了,也并不嫌弃即墨老酒是“山东黄”,直夸宁卫民有心。

这样一来,在给徒弟出谋划策的时候,老爷子也就格外有动力,显得谈兴十足。

“那好,今儿我再跟你好好说一段啊。不过说之前,我还得问你一句。你知道咱们平日里说话,老百姓说去外面吃饭,为什么总说‘下’馆子呢?”

老爷子不直奔主题,而是反问了一个与宁卫民的苦恼看似与完全无关的问题。

不用说,这着重发音的‘下’字,听得宁卫民就有点懵。

他一是确实不知道答案。

二是也想不明白师父为什么要兜这个圈子,于是只能摇摇头。

而老爷子以一副“我就知道”的神气,微微一笑。

这才正式开启授课模式,彻底拉开了话匣子。

“咱们京城话,那是相当讲究的,几乎每个字都有明确区别,不能用错。以尊称为例,‘你’字加心要称‘您’,‘他’字加心要称‘怹’,‘你们’对‘您们’,‘他们’对‘怹们’,全有个对应。”

“那么如果描述去处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一般要说‘上’什么地方,那都带着郑重和正式的意思。上学,上单位,上长安街,这个可以。要说‘去’呢,就透着一股子平等的轻松劲儿了。像去公园,去商店,也可以去电影院。”

“以此类推,咱们再来说这‘下馆子’的‘下’字,那就明白了不是?这其实和‘乾隆下江南’是差不多的用法。带着自抬身份的意思,是能够反映出人的心理状态来的。”

“当然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那就是客人提及具体店名的时候。为表对店家的尊重和自己的谦和,便会说去小肠陈,去炒肝赵,去虾米居,去新民饭馆,去门框胡同……”

宁卫民这才恍然,不觉感慨。

“哎,这还真是这么回事啊。您要不说,我想都没想过,看来咱们这京城话还真是太讲究了,细节就够让人琢磨的了。可……您说这段儿和我的事儿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是问您饭庄子选址的事儿啊?”

眼瞅着宁卫民露出一副迷糊状,老爷子恨不得给他一“脑锛儿”。

“你这就叫活吃螃蟹,是又糊涂还又心急。你怎么就不想想看,为什么就从没人说‘下酒楼,下饭庄’都说‘去酒楼’,‘上饭庄’啊?”

“哎哟!”宁卫民眨么眼了,“您是说……”

老爷子也懒得等徒弟问出来了,干脆直接就把答案说了。

“我是说,吃饭也不是什么低贱的事儿,之所以用词不同,当然主要是因为过去的‘庄馆’、‘勤行’,现在叫‘饮食业’,也要分个三六九等的。”

“有高的就有低的,有大的就有小的。别说各有各的经营特点。从叫法上就能听出来高中低档,像什么堂、楼、居、斋、号、记。过去的人,一听吃饭的地儿就能知道是什么场合,该穿什么衣裳,去了该是什么做派。”

“反过来对开买卖的人也一样。你要想选个合适的买卖地儿啊,当然就得大概其弄清楚这其中的不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