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神医李时珍
朝廷倒也积极,内阁已经明发上喻,减免今年收归中央的杭州商税了。
这里就看得出来朝廷的奸诈了,这商税朝廷一年就收不了几百两。一下子减免了倒是落个好名声,只是让地方为难。地方还指着商税发补贴呢。只有穷地方才全靠地税的火耗过日子。那玩意能有几个钱,还矛盾大得要死。
此外,淳安、建德两县搞桑田租金进项税抵扣的事情终于传到杭州城里。虽然高翰文这里顶着还没动作,士绅们也就不慌了,因为免税是早晚的事。只是淳安、建德两县的操作让人看不懂。但大家也不心慌,因为这个抵扣虽然是按农民交的地税来算的,但销项却是自己申报的。
不得不说,这个进项税抵扣的想法是个天才想法,在这个设计里面,生产越多,交税越多,税负公平。
可惜朝廷无法锁定销项,无论如何,只要自己申报的跟抵扣进项差不多就行了,这样就能永远不交税了。这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
一个没什么实务经验的生瓜蛋子翰林,之前不过是碰巧搞好了“改稻为桑”罢了。为什么这个高翰林就能这么碰巧呢,还不是因为是严党核心,听说跟裕王那边也来回暧昧。
这种传言一时之间不胫而走,弄得高翰文不知道该哭笑不得,什么时候自己竟成香饽饽了。
---------------
在杭州城终于不再闹商税的同时,淳安县的李时珍终于过来了。
李时珍说实话就是古代不为良相就为良医的典型了。他家是祖传御医。是的,明朝很多活儿都是父死子继的,这里面就包括医生。
怪只怪他父亲不再多生几个,这样有一个接班,有一个当医余预备突发情况兄终弟及,剩下的就可以安心考科举了。
人生就没有如果可言。就这样明知学医拯救补了大明而不得不继续从事医学的李时珍神医诞生了。他要是知道后世有个弃医从文的鲁迅得羡慕死。
李时珍过来,替高翰文调理身体倒是其次,主要是匆匆过来替海瑞传信的。
海瑞从收到实行进项税抵扣这个方法开始就发现一个问题,朝廷无法监督销项。
虽然问题很新鲜,但解决方法在海大人那里却是现成的。
因为海母和海妻本来就会纺纱织布,一直都在干这活儿。前段时间淳安县救灾稳定了,海瑞就把一家子接到任上的。后院还有两个大号织机呢。只是之前高翰文这领导来视察,让海母用布遮住了以免不雅。
海瑞就是通过问起母亲、妻子纺织布匹丝绸的进出比例,即多少斤丝出多少匹布。锚定了销项的。这样通过租赁桑田的多少就能准确预估士绅申报的布匹的多寡,凡有过分压低销项申报的一目了然。
好家伙,啊,好家伙。
高翰文其实自己还没找到好方法呢,这大明土著没几天就给出好方法了。这时听到外面这个开心的士绅,高翰文忍不住想笑。
不过这个方法有点坑,要自家织布。高翰文这边,这徐有知看着也不多像是能吃苦的,虽然说了可以干活儿。这能干活的场景估计也十分有限。
而且这活儿也就海瑞在县一级能干,在府上推开是不行的,各地定价不一样,生产细节不一样,关键是一旦真的落地这时一笔巨额的税赋,这样的税赋其征收标准却不全部掌握在嘉靖那老道士手里。
届时一旦面临士绅反扑,但凡这老道士要搞作壁上观,自己就得完蛋。
因此必须得想个法子把老道士拉下水,不能让他真的一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商税的法子琢磨了一下也就放下,毕竟李时珍本行是中医。金木水火土,阴阳八卦,可一直是自己的爱好啊。
于是乎乘着间隙,直接请问李时珍中医原理了。
这个其实后世对中医的说法,真的是一言难尽了。
这中医理论一直以来就是看着酷炫,但实际一点都不落地。导致各种废医验药的呼吁。自己作为一个资深中医粉,哪能看着中医在未来沦落啊,这是绝对不能忍的事情。
其实高翰文最好奇的还是中医的理论到底是个什么关系,阴阳生克太玄乎了,能不能翻译成现代语言。
“你要问这个吗?”感觉有些奇怪的李时珍想确认一下问题。在这个时代,如果是农民等下层人士可以问这些问题,对于早已将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作为座右铭的士大夫们而言,这些中医理论都是理所当然的。
怎么会有二甲进士还来疑惑这个问题,真的怀疑眼前人到底是不是进士。
“是的,你知道我跟郑推官和写了一本《新编洗冤录》,里面有提到逻辑学与逻辑词汇,就想着能不能用逻辑学将我们的医学理论重新梳理一下,这样更有利于对症下药”高翰文问道。
“是那本书吗?我今天上午过来已经专程拜访过郑推官了,我们两人一见如故,一来我们一起讨论前面伤情死因的鉴定程序与分类,另一方面我也在学习后篇的逻辑学。高大人将逻辑引入医学将来必定是我医学又一分支的开派祖师。”说完李时珍就要作揖恭敬。
“别别别,我又不懂医学。你就说能不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