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长夜谍影 > 第九百四十四章 探寻

第九百四十四章 探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和刺猬。

由于他们都在夜间活动觅食,又都敢在城区“市居”,所以人们对这四种动物都有一种神秘感,认为他们在人间修行,目的是成仙。

这座宅子的故事,当时在本地人中广为流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年轻人知道的并不多。

蹬车的师傅的大伯当年就曾经参与寻找过凶手,所以对这个宅子的情况十分清楚,工人听得多了,讲起来十分生动。

阴差阳错之下,方如今也是问对了人。

鲍学海在寻人启事上留了一座凶宅的地址,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方如今已经了解到那座广告墙因为政要的视察而被清理了,也就是说寻人启事并未张贴。

但是反过来讲,鲍学海要联络的人,一定很容易看到寻人启事才对。

这样就划定了一个范围,这个人可能是广告墙周边的住户,也可能是商贩,或者是经常路过之人。

看上去缩小了范围,但仍然无异于大海捞针。

联想到蹬三轮车的工人说颐和路353号号是凶宅,若是寻人启事张贴出来,知道内情的人会怎么办?

方如今的脑海里一闪。

一时间,他的思绪如同被一阵无形的风牵引,迅速飘到了那座尚未被刷成白色的广告墙附近。

鲍学海那鬼祟的身影,左右张望,确认无人注意后,才小心翼翼地从修鞋的工具箱中掏出一张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被轻轻地贴在墙上,鲍学海的眼神里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随后便如影子一般,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街角的阴影之中。

时间仿佛静止了片刻,直到一个好奇的路人打破了这份宁静。

他走上前去,目光在那张启事上停留,眉头渐渐皱起。

随后,更多的人围拢过来,议论声四起。

当“颐和路353号号”这几个字被提及,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一片哗然。

“那地方是凶宅啊!”有人压低声音,却难掩其中的惊愕与恐惧。

手指指点点间,颐和路353号号仿佛被无形地标记上了“禁忌”的标签。

不同于一般的寻人启事,这里会有很多人看,即便特务处已经在周围安插了眼线,也很难确定哪个才是寻人启事真正的“读者”。

这对于这名“读者”而言,无疑是一种保护。

思绪飘飞当中,三轮车已经驶入了颐和路。

这里是民国十九年,根据《首都计划》建成的高级住宅区,在林荫大道两旁,大多是中西合璧式的二层楼房,建筑密度较低,主要提供给政府官员居住,还有不少的使馆或办事处。

路两旁都是从巴黎购回的梧桐树,沿路碧绿的浓荫与近百幢风格迥异、各具个性的西式建筑相映成趣。

“建业,如果你是这里的警察,会不会非常的恪尽职守?”

方如今忽然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戴建业闻言,不由得挠了挠脑袋,苦笑了一声:“那是自然,这里的住户非富即贵,我可得罪不起。哪天因为疏忽办错了事,他们随便一句话我就得丢了饭碗。”

方如今微微一笑,目光望向前方。

不多时,三轮车来到了颐和路353号附近。

这座大宅子的大门并未直接开在大路上,而是隐匿在一条狭窄的小街之后,仿佛是一位羞涩的佳人,半遮面纱,等待着有缘人的探访。

三轮车在颠簸的石板路上缓缓前行,戴建业望着两旁紧挨着的破旧房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如果今天是开车的话,这条街的宽度怕是汽车会开不过去。”他轻声嘀咕道。

蹬车的工人闻言,回头笑了笑,脸上的皱纹在日光下显得更加深刻。

“是啊,以前这条路可宽敞了,能并排走两辆马车呢。但自从那座宅子出事之后,四邻陆陆续续都搬走了,周围其他的住户便渐渐地侵占街面,搭个棚子、摆个摊儿,路就越来越窄了。”

林宅在这条街的最里面,其余的人家也都搬走了,而且林家已经没人了,这条路留着的意义并不大,占地的邻居们有恃无恐也是理所当然的。

说话间,三轮车已经穿过了狭窄的小街,来到了颐和路353号的大门前。

这座大宅子虽然历经风雨,但依然能够看出它曾经的辉煌。

高高的院墙,雕花的门楼,都透露出一种不凡的气势。

只是如今,大门紧闭,院内杂草丛生,显得格外荒凉。

方如今和戴建业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蹬车的师傅下车道:“两位先生,一会儿可是还回去,回去的话我就在这里等二位。”

戴建业付了车资,让师傅在这里等着。

师傅点点头,便蹲下身子修铃铛,天台呢风吹雨淋的,铃铛有些生锈,声音也不再像以往那样清脆响亮。

方如今率先推开那半虚掩着的破败大门,一股陈旧而略带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搅动。

他迈步走了进去,脚下的石板路因岁月的侵蚀而显得凹凸不平。

戴建业将手枪拎在手中,紧随其后,目光在扫视着四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