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赘婿 > 第八七六章 前夜(上)

第八七六章 前夜(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历史中走过,没有多少人会关心失败者的心路历程。

三十六年前,司忠显生于浙江秀州。此处是后世嘉兴所在,自古以来都算得上是江南繁华风流之地,文人辈出,司家书香门第,数代以来都有人于朝中为官,父亲司文仲居于礼部,职位虽不高,但在地方上仍是受人尊重的大员,家学渊源,可谓深厚。

司忠显出生之时,正是武朝富庶繁荣一片大好的上升期,除了后来黑水之盟凸显出武朝兵事的疲态,眼前的一切都显出了盛世的光景。

盛世到来,给人的选择也多,司忠显自幼聪敏,对于家中的规规矩矩,反倒不太喜欢遵守。他自小疑问颇多,对于书中之事,并不全盘接受,许多时候提出的问题,甚至令学堂中的老师都感到刁钻。

父亲虽然是最为古板的礼部官员,但也是有些真才实学之人,对于小孩子的些许“离经叛道”,他不仅不生气,反倒常在别人面前夸赞:此子将来必为我司家麒麟儿。

司家虽然书香门第,但黑水之盟后,司忠显有心习武,司文仲也予以了支持。再到后来,黑旗造反、汴梁兵祸、靖平之耻接踵而来,朝廷要振兴武备时,司忠显这一类通晓兵法而又不失规矩的儒将,成为了皇族和文臣两边都最为喜欢的对象。

黑旗越过重重山岭在凉山扎根后,蜀地变得危急起来,此时,让司忠显外放西南,扼守剑阁,是对于他最为信任的体现。

在剑阁的数年时间,司忠显也并未辜负这样的信任与期待。从黑旗势力中流出的各种商品物资,他牢牢地把握住了手上的一道关。只要能够增强武朝实力的东西,司忠显给予了大量的方便。

对于能够为华夏军带来大好处的各种奢侈品,司忠显并未一味打压,他只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约束。对于部分名声教好、忠武爱国的商号,司忠显几度苦口婆心地劝说对方,要摸索和学会黑旗军制造物品的方法,在这方面,他甚至还有两度主动出面,威胁黑旗军交出部分关键技术来。

在司忠显的面前,华夏军方面也做出了不少的让步,久而久之,司忠显的名气便更大了。

镇守剑阁期间,他也并不只追求这样大方向上的名誉,剑阁属利州所辖,司忠显在名义上却是京官,不归地方节制。在利州地方,他基本上是个有着独立权限的草头王。司忠显利用起这样的权力,不仅保卫着地方的治安,利用通商便利,他也发动当地的居民做些配套的服务,这之外,士兵在训练的空闲期里,司忠显学着华夏军的样子,发动军人为百姓垦荒种地,发展水利,不久之后,也做出了许多人人称道的功绩。

这些事情,其实也是建朔年间军队力量膨胀的缘故,司忠显文武兼修,权力又大,与众多文官也交好,其它的军队插手地方或许每年还都要被参上几本,司忠显这里利州贫瘠,除了剑门关便没有太多战略意义几乎没有任何人对他的行为指手画脚,即便提起,也大都竖起拇指称赞,这才是军队变革的楷模。

为官者,为天下为朝廷为百姓,在这之前,司忠显其实都做到了,这也是他自小所学习到的文化的核心。直到十一年的秋天,最为艰难的选择才摆到了他的面前。

女真人来了,建朔帝死了,家人被抓,父亲被派了过来,武朝名存实亡,而黑旗也并非大义所归。从天下的角度来说,有些事情很好选择:投靠华夏军,女真对西南的入侵将受到最大的阻碍。然而自己是武朝的官,最后为了华夏军,付出全家的性命,所为何来呢?这自然也不是说选就能选的。

对于这件事,即便询问平素大义凛然的父亲,父亲也全然无法做出决定来。司文仲已经老了,他在家中含饴弄孙:“……如果是为了我武朝,司家满门俱灭,你我……也认了。但现在,黑旗弑君,大逆不道,为了他们赔上全家,我……心有不甘哪。”

司文仲在儿子面前,是这样说的。对于为武朝保下西南,而后伺机归返的说法,老人也有所提及:“虽说我武朝至此,与金人、黑旗皆有仇怨,但毕竟是如此地步了。京中的小朝廷,如今受女真人控制,但朝廷上下,仍有大量官员心系武朝,只是敢怒不敢言……新君继位虽遭了围困,但我看这位陛下犹如猛虎,只要脱困,将来未尝不能再起。”

剑阁之中,司文仲压低声音,与儿子说起君武的事情:“新君只要能脱困,女真平了西南,是不能在这里久待的,到时候仍旧心系武朝者必然云起呼应,令天南重归武朝的唯一机会,或许也在于此了……当然,我已老朽,想法或许昏聩,一切决定,还得忠显你来定夺。无论作何决定,都有大义所在,我司家或亡或存……没有关系,你不必理会。”

不过,老人虽然话语豁达,私底下却并非没有倾向。他也牵挂着身在江南的家人,牵挂者族中几个资质聪敏的孩子谁能不牵挂呢?

事实上,一直到开关决定做出来之前,司忠显都一直在考虑与华夏军合谋,引女真人入关围而歼之的想法。

到得九月底,各方的游说愈演愈烈,剑门关外,每日里成百上千人就那样眼睁睁地死去,更远的地方女真人每日里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强攻。需要做出决定的时日近了。

十月初三,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